技术频道

娓娓工业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传动网 > 技术频道 > 应用方案 > 上海兆越打造智能化IDC能源系统网络方案

上海兆越打造智能化IDC能源系统网络方案

时间:2025-06-10 14:38:22来源: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导语:​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数据中心承载核心业务的背景下,构建高可靠、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成为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关键。

  引言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数据中心承载核心业务的背景下,构建高可靠、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成为保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关键。上海兆越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针对数据中心能源管理的核心需求,提出了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方案基于现有IDC能源系统架构,结合先进通信与数据采集技术,构建高可靠、易扩展、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平台,确保数据中心电力供应安全稳定,同时降低运维复杂度。

工业通讯" style="margin: 0px auto; width: 600px;" alt="工业通讯" width="600" height="" border="0" vspace="0">

  现有IDC能源系统架构

  当前IDC能源系统采用多重冗余设计,核心组成如下:

  1.双路市电输入:两路独立市电电源互为备份,通过ATS(自动切换开关)实现无缝切换,确保单路市电故障时供电连续性。

  2.不间断电源(UPS):配置N+X冗余UPS系统,在市电中断后提供瞬时电力支撑(典型15-30分钟),为柴油发电机组启动争取缓冲时间。

  3.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在市电长时间中断时启动,保障IDC持续运行。发电机组采用多台并联设计(如4×2.5MW机组),通过并机柜实现功率均分与负载均衡。

  安全备份机制:市电、UPS、发电机组形成三级冗余,任一环节故障均能快速切换,满足Tier Ⅳ级数据中心可靠性要求。

  发电机组通信与同步控制方案

  1.环网通信架构

  设备选型:采用MIE-2412A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构建光纤环网,连接多台发电机组控制器(如DEIF、ComAp)。

  2.技术优势:

  高可靠性:环网自愈时间≤20ms,单点链路中断不影响整体通信。

  低延迟:1000M网络,确保多机组同步控制信号传输实时性。

  3.发电机组同步控制

  通过环网传输频率、电压、相位信号,由主控机组(Master)协调从机组(Slave)实现:

  相位同步:误差≤±0.5°。

  频率同步:误差≤±0.2Hz。

  并机逻辑:支持自动负载分配(ALD)与黑启动(Black Start)功能,确保多机组并机运行稳定。

  数据采集与集中控制方案

  1.多协议数据采集

  每台发电机组控制器、UPS、ATS等设备通过Modbus TCP/RTU、CANopen等协议输出运行数据(电压、电流、油压、温度等)。

  2.MGS-6920工业协议网关集成

  • 功能设计:

  协议转换:将异构设备协议统一转换为MQTT/OPC UA,供上层控制中心调用。

  数据汇聚:实时采集多机组数据,本地缓存后上传至能源管理系统。

  • 实施优势:

  简化管理:控制中心仅需对接单一网关,避免多设备协议兼容性问题。

  快速部署:支持工程模式配置,减少现场调试时间。

  系统架构图

工业通讯

  实施方案

  1. 部署阶段

  硬件安装:完成发电机组环网布线、MGS-6920网关部署及协议配置。

  软件集成: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对接网关,开发定制化监控界面与告警策略。

  2. 测试验证

  冗余切换测试:模拟市电中断,验证ATS切换、发电机组启动及并机同步性能。

  协议兼容性测试:确保网关与多品牌设备通信稳定,数据采集完整率≥99.9%。

  效益分析

  1. 可靠性提升

  环网+协议网关设计,系统可用性从99.9%提升至99.99%。

  2. 运维效率优化

  集中化管理降低人工巡检频率,故障定位时间缩短60%。

  3. 成本节约

  网关协议转换减少定制化开发成本,全生命周期运维费用降低15%-20%。

  产品介绍

  【 MGS-6920】

工业通讯

  ·支持2 个 100M/10M 以太网接口 , AUTO MDI/MDIX 双级抗雷防护

  ·支持4 个全隔离 RS485 接口(支持收发指示灯), RS485 采用三级防护

  ·可支持多种主流工业协议的转换:IEC61850、Profinet、Modbus TCP、Modbus RTU、Ethernet/IP、EtherCAT、OPC UA等

  ·支持宽温工作范围:-40~85℃

-END-

标签: 工业通讯

点赞

分享到:

上一篇:手机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有什么

下一篇:自动驾驶技术测试有哪些?

中国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网站简介|会员服务|联系方式|帮助信息|版权信息|网站地图|友情链接|法律支持|意见反馈|sitemap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

网站客服服务咨询采购咨询媒体合作

Chuandong.com Copyright ©200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奥美大唐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 14004826号 | 营业执照证书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