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频道

娓娓工业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传动网 > 技术频道 > 技术百科 > 国内首创 | 扁线技术赋能自动化驱动电机

国内首创 | 扁线技术赋能自动化驱动电机

时间:2024-12-04 17:09:26来源:纵苇科技

导语:

微信图片_20241204133227.png

image.png

在科技的浪潮中,每一次创新都是对未来的探索。


磁驱输送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链条及皮带等输送方式,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线圈电机产生的磁场进行磁力传动,实现输送线上的物料无接触高速传输,极大促进了生产流程的高效性、智能化以及柔性。

微信图片_20241204114722.png

在磁驱输送中,尤为关键的是电机线圈技术,它在磁驱输送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影响着整体的生产效率与安全性。


纵苇科技作为国内的磁驱行业先行者,始终致力于推动电机与驱动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顺应着工业高效电机的发展趋势。


纵苇科技突破扁线技术原本的适用场景,创造性地应用扁线技术,成为国内第一家将扁线技术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驱动电机的公司

640.jpg

对于磁驱输送系统,为了降低驱动电路成本,通常会采用低压共母线设计。这意味着在相同功率下,相对于中高电压(220V/380V),平均电流会提升3-5倍,发热量提高9-15倍,对于散热和发热控制技术的要求极高。这也是为什么磁驱行业内因定子大电流散热设计缺陷导致的冒烟起火事故已发生数起。


传统圆线电机的线槽是封闭的空间,线材之间必然存在间隙,这些间隙相比于铜铝等导体材料导热率偏低,会导致热量传导能力变弱。而且圆线与圆线之间的空隙无法填平,导致电机单位截面上的铜线导体截面占(槽满率)比相比扁线较低,同样体积的圆线电机电阻更大。


与传统圆线电机相比,扁线电机采用矩形的线材横截面,线材之间的间隙较小,热量能够更快地传导出去,且扁线端部结构紧密利于散热,这使得扁线电机能更好地承受高温,适用于低压大电流,高功率密度应用场景。

-

纵苇科技采用细扁线线圈技术,相同截面积下,扁线技术填充的铜可以增加20%-30%。

image2.png

铜线与铜线之间更加紧密,内部线圈导热能力更强,同时还能提高槽满率,降低电阻、减少发热,提高电机性能,增强安全裕度;这些优势与先进的驱动与运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保证纵苇科技至今未发生一起自燃着火等安全事故

image4.png

微信图片_20241204115651.jpg

电机定子的绕线槽内空间有限,需要最大程度的利用,圆线电机线材之间的间隙不仅影响散热效果,而且难以充分利用槽内空间,导致槽满率只有45%左右。


相反,扁线电机采用矩形线材切面,可以更好地适应槽内形;并且,它的铜条就像粗绳子一样,可以更紧密地包裹着住定子齿,能够有效减少磁场泄漏和磁阻,提高电机的磁通量。在相同或更小的体积和重量下,扁线绕线的槽满率可达70%以上,从而增强磁场强度。


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同等体积下,扁线电机能够提供更强的动力输出,显著降低能耗。

image3.png

此外,纵苇的扁线技术显著把单位长度可以产生的推力从1.2N/mm提高至3N/mm,使纵苇磁驱产品定子尺寸小,动子排布可以更紧密,单位长度可分布托盘多等安装使用优势。

image5.png

因此,纵苇磁驱不仅集更好的散热能力和更低的发热能力于一体,更能为生产有效节省空间,实现成本节省,助力新质生产力理念的达成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微信图片_20241204121054.jpg

在细扁线领域,扁线绝缘层容易在折弯处破损,以及难以全自动化生产是技术落地推广的重大难点,为此纵苇工艺技术团队通过与绝缘材料厂家联合研发绝缘材料,通过工艺探索克服了超细扁线绕制龟裂概率大的难题,并且发挥自身运动控制技术优势,自研出全自动扁线型空心线圈绕线机,开拓了扁线线圈的适用场景,让扁线技术持续赋能工业自动化领域。

image6.png

微信图片_20241204121214.jpg

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才能真正引领行业风潮。纵苇扁线电机以其极致的散热能力和动力输出,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可靠性。纵苇科技还将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应用在磁驱领域,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行业的革命性推动。

未来,纵苇科技将继续肩负起行业先行者的使命,以更高的标准和不懈的努力,开创出更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全球市场提供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携手客户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标签:

点赞

分享到: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是怎么样生产的

下一篇:贝富克风机结构

中国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相关资讯

网站简介|会员服务|联系方式|帮助信息|版权信息|网站地图|友情链接|法律支持|意见反馈|sitemap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

网站客服服务咨询采购咨询媒体合作

Chuandong.com Copyright ©2005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奥美大唐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 14004826号 | 营业执照证书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