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文:2025年第一期

  资讯

  数据

  复合年增长率6.9%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伺服电机市场的规模为135.2亿美元,预计2025年至2030年将以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驱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过程自动化的快速实施、多个行业对采用节能工艺的日益关注、众多制造设备对高性能电机的需求上涨等等。

  其中,交流伺服电机在2025年至2030年期间将占到整体市场销售额的65.9%。交流伺服电机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闭环控制、低速下通过高扭矩与惯性比提供高性能的扭矩、将电能高效转换为机械能等。随着其在自动化制造、铣削、切割和钻孔数控机床、机器人、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交流伺服电机市场将快速增长。

  另外,直流伺服电机市场也将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精确控制是其关键特征之一,能通过对电子设备进行更简单的控制以及产生更快响应,并具备易于使用和快速重新调整的能力,与交流伺服电机相比,直流伺服电机被认为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自动化、机器人、医疗设备、成像设备等,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行业,这类产品的应用需求将会显著增长。

伺服电机

  3780亿美元

  IDC 2024年《全球边缘支出指南》预测,全球边缘计算支出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3780亿美元。跟随边缘计算的技术趋势,算力设备也从中心云逐步下沉到边缘机房及边缘现场。部署在工厂车间、路侧、能源厂站、甚至嵌入设备等边缘现场的算力设备面临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要求。市场中,研华、研祥、西门子、凌华等厂商在工控机市场已经持续耕耘二三十年的老牌厂商,仍处于领先位置,合计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

  现场级边缘算力设备的应用场景广泛,碎片化明显。从行业看,能源制造及交通物流行业分别占据了67%和17%的比重。如果从应用类型看,机器视觉类、视频安防监控类和设备控制监控类场景占据了合计72%的比重。

  边缘算力设备发展呈现AI化、定制化、软硬一体等趋势:在视觉为核心场景需求带动下更多设备集成AI算力;很多垂直行业客户提出更多行业化需求;更多设备开始采用飞腾、瑞芯微等平台;除了硬件产品销售,研华、西门子、浪潮信息等企业还在进一步提供IoT平台、AI平台的软件平台,构建软硬一体的生态。

伺服电机

  4740亿美元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智能化医疗装备产业蓝皮书(2024年)》显示,全球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至2032年期间以12.3%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720亿美元增长至4740亿美元左右,而当前北美地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亚太地区增速最快。其中,我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3%。

  市场规模的扩张,离不开丰富的应用场景。智能化医疗装备目前主要应用于四类场景,分别是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智能康复养老。与此同时,尽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智能化医疗装备在产品应用方面仍有不足。该《蓝皮书》指出,我国智能化医疗装备企业对临床场景挖掘不足、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与应用间契合度较低,产品市场陷入同质化、低质化竞争局面。多数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较低,品牌创建、品牌营销等方面有待加强。此外,虽然智能化医疗装备具有诸多优势,但市场接受仍需时间。

伺服电机

  年均增长率5%至10%

  根据2024年末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指出,中国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2023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报告预测,2024年下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加速扩大,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秘书长苏珊娜·比勒表示,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未来几年,国际市场对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推动全球机器人安装量再次上升。报告还指出,2023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安装量为20.5万台,同比增长30%;医疗机器人安装量6100台,同比增长36%;消费者服务机器人安装量为410万台,同比增长1%。美国、中国、德国、日本和法国位列全球服务机器人生产商数量前五名。

  下降0.1%

  日本机床工业协会(日工会)于1月28日公布的2024年日本机床订单最终数据(确报值)显示,全年订单额同比下降0.1%,至1.4851万亿日元,基本与上年持平。经历长时间的订单调整期后,市场在2024年年中起呈现反复波动的态势。日工会会长、发那科(FANUC)会长稻叶善治表示,“内需及欧美市场因电动汽车(EV)等项目进展滞后,增长不及预期,而中国市场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影响。”

  按地区划分,亚洲市场订单额同比增长21.0%,达到5172亿日元,时隔两年再次突破5000亿日元。其中,中国市场订单同比增长23.0%,达到3371亿日元,创历史第四高水平。除政府补贴政策外,电动汽车(EV)及信息技术(IT)相关投资的增加也推动了订单增长。印度市场订单同比增长25.6%,达到642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受汽车及通用机械需求增长的带动,印度在外需市场上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需求来源国。此外,越南市场在电气及精密机械领域的订单大幅增长,订单额同比翻倍,实现强劲增长。

  日工会预测,2025年日本机床全年订单额将同比增长7.7%,达到1.6万亿日元,实现三年来首次年度增长。

  出口规模首超25万亿元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现实,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动能和活力。

  从8300余种H.S.8位海关编码产品的出口来看,有3600余种产品的出口金额较2023年增长10%以上,相应产品出口金额合计占比近45%。其中,以手术机器人、数控闭式模锻机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单价上涨了至少一倍。从中可见,中国的出口产品呈现出结构性“量质齐升”的态势,中国出口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2024年,机电产品以59.4%的出口金额占比,贡献了71.4%的出口金额增长,以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技术赋能型产品,出口金额分别实现了45.2%和18.7%的增长;以增材制造设备、机床工具等为代表的技术使能型产品,实现了32.8%和8.2%的同比增长;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计算机、家电为代表的终端消费型产品,实现了88.4%、11.2%和15.4%的同比增长。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中国2024年增长超10%的出口目的国主要有:巴西、越南、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

  5900万台

  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指出,在人形机器人这一新兴领域,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占据了显著优势,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为了更清晰地展现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全貌,摩根士丹利将百强名单划分为三大模块:“大脑”公司、“身体”公司和集成商。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中国的份额高达63%,特别是在“身体”环节,即提供执行器、传感器、电线和电池等物理组件的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达到了45%,中国初创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丰富的本土应用机会以及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在全球主要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智元机器人、傅利叶、星动纪元、优必选、宇树和小鹏汽车等六家企业,与美国的Agility Robotics、Apptronik、波士顿动力、Figure和特斯拉等企业共同构成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摩根士丹利报告强调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在美国,约75%的职业和40%的员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人形机器人替代,潜在市场规模约为3万亿美元。而在中国,预计到205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总量将达到5900万台。

  行业

  半导体设备龙头中微公司拟投资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

  1月14日,中微公司公告,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在成都市高新区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成都)有限公司,建设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

  投资标的中微半导体设备(成都)有限公司将于2025年2月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

  该项目用地约50亩,建设包含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配套设施。预计到2030年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助力区域性半导体产业链的升级。项目计划2025年开工,2027年投入生产,2025年至2030年期间,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

  中微公司表示,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扩展集成电路设备业务范围,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市场占有率。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致力于为中微半导体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保障。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美国将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10%的关税。特朗普说,这与他支持的“保护主义措施”相吻合。最新的关税政策将于2月4日起生效。

  2月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加征关税措施答记者问中表示,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为迅速回应美国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原产于美国的大排量汽车和皮卡加征10%关税。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此次签署的行政令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这预计将对Temu和Shein等廉价在线零售商的销售产生影响,并削弱中国电商的全球竞争力。

  DeepSeek模型以优异性能、低成本震动全球AI界

  1月27日,随着DeepSeek推出新模型DeepSeek-R1,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在美区下载榜上超越了ChatGPT。28日凌晨,DeepSeek又发大招,宣布开源全新的视觉多模态模型Janus-Pro-7B,Janus的表现超越了传统的统一模型,有望成为下一代统一多模态模型的有力竞争者。

  DeepSeek是一款由国内人工智能公司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之所以可以从这众多的模型之中异军突起,是因为它不仅率先实现了媲美OpenAI-o1模型的效果,更是将推理模型的成本压缩到了极低。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人机交互与认知工程实验室主任刘伟介绍,DeepSeek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算法的改进和优化,它在算力上得到了节省,在输入数据和语料库上,不像以前要求那么大的数据量和大的算力,这是它的优势。

  此外,DeepSeek采用了完全开源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还促进了AI开发者社区的协作生态。通过开源,DeepSeek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他们可以在GitHub等平台上自由获取和修改模型代码,共同推动AI技术的发展。

伺服电机

  ETG迎来第8000家会员:Norwalt自动化集团

  EtherCAT技术协会(ETG)会员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近期,随着美国Norwalt自动化集团的加入,ETG目前已拥有8000家会员单位。

  Norwalt作为一家机器制造商加入ETG,希望在未来利用EtherCAT技术的众多优势来助力其客户。Norwalt的技术运营经理Kyle Seitel很高兴加入ETG:“如果没有EtherCAT,我们的新机器就不会那么成功:EtherCAT的性能和同步精度使带有多轴的系统具有出色的准确性和高吞吐量。EtherCAT能帮助我们满足客户的高需求,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使用该技术。”

  ETG持续提升其作为全球最大现场总线用户组织的地位,约8000万个EtherCAT节点也再次验证了该技术的成功和市场渗透。

  EtherCAT技术协会成立20多年来,会员数量持续增长,在过去的十年里,每年都有400多家新会员加入ETG。尽管EtherCAT源于德国,但ETG会员遍布全球:近日,亚洲会员单位的数量已超过欧洲。这意味ETG中有43%的会员来自亚洲,42%来自欧洲,14%来自美国,1%来自世界其他地区。

  5G-A推动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近日,市场研究公司Omdia指出,中国电信运营商将在通过5G-A支持低空经济发展机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由于中国在探索低空和5G-A机遇方面走在市场前列,尽管面临挑战,中国运营商仍有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市场发展相关业务。

  低空经济是指由载人飞行器和无人机的各种低空飞行活动驱动的一种综合经济形态。其相关产品主要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目前,低空领域(垂直空域范围小于1000米,通常不超过3000米)的文化旅游、物流配送、环境监测等活动日益增加,并且正在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5G-A作为5G的高级版本,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5G-A融合了传感和通信技术,可感知和探测低空、慢速、小目标的距离、速度、角度,使无人机低空飞行管理成为可能,从而满足低空业务需求。Omdia预计,如果中国未来的行动计划得以实现,中国将有很好的机会以其创新、技术和服务优势为基础,扩展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海外业务,为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北京今年将建成1000座超级充电站

  2月6日消息,日前公布的《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今年,北京将建成1000座以上超级充电站,这些超充站普遍设置不少于2个功率480千瓦以上的超充桩,致力于实现“1秒钟充电1公里”的充电速度。

  北京高质量超充站分为一级超充站和二级超充站两种模式。其中,一级超充站至少设置3个超充桩和9个快充桩,服务体验更好;二级超充站至少设置 2个超充桩和6个快充桩。从《行动计划》获悉,超充站将在大型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重点商圈、会议型酒店及会展中心、4A级及以上景区5类重点场景布局,且将在北京的八座火车站、两座机场,以及客流量较大的公交、客运场站实现超充站全覆盖,已有快充设施的站点将结合用电需求升级改造为超充站。

  根据规划,北京将建成三环(三、四、五环路)、多段(5类重点场景)、多通道(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构成的主要交通走廊)的高质量超充网络;到2035年,高质量超充站的超充桩平均一次充电时间将降至8分钟以内。

  8家工控自动化企业上榜全球人形机器人上市公司100强榜单

  日前,摩根士丹利发布了一份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上市公司的百强名单《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覆盖全球共计100家上市公司。中国共有37家企业上榜(中国大陆32家,中国台湾5家),其中工控自动化企业8家,包括雷赛智能、兆威机电、汇川技术、埃斯顿、绿的谐波、双环动力、中大力德、鸣志电器等。

  在此份名单中,摩根士丹利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拆分为三大核心环节,分别为“大脑”、“身体”和“集成”,首次对链上100家核心上市公司进行系统梳理。“大脑”(22家公司):涵盖AI芯片、软件与半导体,是机器人的智能核心;“身体”(64家公司):包括传感器、电池、电机、减速器等硬件组件;“集成”(22家公司):主要包括开发完整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以车企和科技巨头为主。

  摩根士丹利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的进展仍然最令人瞩目,中国初创企业将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应用机会和政策的大力支持。”

伺服电机

  企业

  蓝海华腾参与投资暨战略合作伙伴览翌航空获2025年第一单

  近日,蓝海华腾参与投资暨战略合作伙伴览翌航空与海南华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厦投资)在海南海口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就飞行器采购、文旅观光、销售与运营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华厦投资将向览翌航空采购20架eVTOL飞行器。截至目前,览翌航空共获得4家客户190架飞机订单。

  随着旅游业的复苏与城市空中出行需求的上升,华厦投资选择与览翌航空合作,自然是看中了eVTOL飞行器在文旅观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2024年底,览翌航空研制的客运eVTOL LE200全尺寸工程样机在安徽合肥总装下线交付。

  览翌航空eVTOL LE200作为一款客运级eVTOL,LE200翼展15m,机身长度10m,最大起飞重量为2600kg,航程140-320km,航速200km/h,可载客2-5人,可广泛用于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医疗转运、应急救援、旅游观光、中继通信等场景,览翌航空与蓝海华腾将会在飞行器电机电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无人机行业的持续发展。

伺服电机

  丹佛斯传动中国应用开发中心战略升级重装开幕

  全球变频技术和电气化解决方案领导者丹佛斯传动宣布,旗下中国应用开发中心近日于苏州盛大开幕。丹佛斯传动中国应用开发中心是丹佛斯传动全球九大应用开发中心之一,苏州工业园区的部分领导、中新集团副总裁田雪鸰、丹佛斯传动事业部全球总裁Mika Kulju、丹佛斯中国区总裁、丹佛斯中国传动事业部负责人徐阳等,共同出席了此次开幕仪式。

  丹佛斯中国区总裁、丹佛斯中国传动事业部负责人徐阳在致辞中表示:“丹佛斯传动中国应用开发中心的战略升级、重装开幕,是丹佛斯在中国发展布局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对中国市场长期承诺的有力体现。该中心将与丹佛斯全球研发体系共享平台和资源,聚焦于能效提升和减碳技术,加快推进更多行业客户与合作伙伴的绿色脱碳进程。”

  据介绍,升级后的丹佛斯传动中国应用开发中心面积800平方米,包含数字化中心、电气化、综合测试、iC系列平台、船舶海工、运动控制六大应用开发与测试、展示区域,可服务于船舶、食品饮料、造纸等多个行业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此外,丹佛斯传动中国应用开发中心还将承担客户与经销商培训的重任,未来与科研院所、大学机构的合作也将在此进行。

伺服电机

  伟创电气实验中心成功荣获CNAS资质认证

  近日,伟创电气实验中心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S”)的认可评定,获得其授予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22361),标志着伟创实验中心已跻身国家认可的实验室行列,公司在检验检测水平及研发技术能力方面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CNAS全称系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是国内唯一一家有资格颁发国家认可实验室资质的机构,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认可合作组织(APAC)的互认协议成员,在国际认可互认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对实验室的评审极其严苛,评审体系涵盖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等多个方面,是国内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实验室认证管理机构。

  此次伟创获得CNAS认可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电磁兼容实验、安规实验、高低温、交变湿热、冷热冲击、温度湿度振动实验等36个检测项目,这不仅是对伟创技术能力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的肯定,更意味着在国际互认体系下,实验中心的检测数据和报告具备了国际权威性和公信力。

  英威腾荣获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殊荣

  近日,2024年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评选结果揭晓,英威腾凭借其在行业内的突出表现与贡献,成功荣获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这一殊荣,彰显了英威腾的综合实力。

  本次评审组委会汇聚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会、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等多家权威单位,历经7个月的严格评审,50多位评审专家从企业基本情况及战略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模式与管理创新、社会责任等五个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价,旨在挖掘和表彰那些在大湾区内对中国经济社会全局和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企业,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

  在数字化浪潮中,英威腾始终坚守“竭尽全力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让客户更有竞争力”的企业使命,以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为依托,全力加速平台型产品的基础技术和控制平台的研究,持续优化工业自动化产品性能,为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此次奖项的荣耀加冕,不仅是对英威腾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

  研华AIR-030部署DeepSeek R1,开启边缘智能新探索

  近日,研华在其高性能边缘计算平台AIR-030上探索运行了深度求索人工智能(DeepSeek)的R1模型,并基于开源框架AnythingLLM,为用户展示了本地AI知识库应用场景。

  AIR-030作为研华科技的一款明星产品,以其出色的性能和低功耗设计,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智能零售等多个领域。此次探索,是为了测试DeepSeek R1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可能为用户带来的潜在价值。在运行过程中,研华科技充分利用了AIR-030的稳定性能和DeepSeek R1的强大算力,结合AnythingLLM框架,为用户展示了本地化AI知识库应用的构建过程和使用效果。本地化部署方案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边缘计算架构则实现了低延迟响应和实时数据处理。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定制AI知识库的内容和功能,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通过此次探索,研华科技不仅验证了DeepSeek R1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还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解决方案。

  中大力德:投资建设生产线项目约20,000万元

  2月10日消息,中大力德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2月10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生产线项目的议案》,拟在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建设精密核心组件生产线项目,测算总投资约 20,000 万元。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宁波中大力德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在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慈高新区 II202405#地块),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厂房建设及附属工程建设等,建设周期24个月(以实际建设情况为准),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本次投资契合公司产业链的创新发展和战略规划,通过以减速器为核心、延伸布局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方式,给予终端下游提供更好更安心的解决方案及服务,实现公司产品结构升级。

  台达参与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

  台达积极参与于近期在厦门举行的2024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中达电通总经理宫鸿华、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史文祥和台达公共事务部高级总监吴美慧代表出席盛会,并由史文祥于年会论坛分享台达智能制造技术优势赋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与成果。

  本届年会以“打造两岸新时代产业链 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为主题。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总经理宫鸿华在发言中表示,两岸企业家峰会是两岸交流互动和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台达在大陆市场深耕逾30年,卓越的电源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电源、数据中心、工业自动化、绿色建筑及光储充等领域,并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新质生产力等政策,以科技力量赋能产业创新,携手广大和伙伴共创更高的商业价值及生活质量。台达集团中达电通机电事业部总经理史文祥以“智能制造赋能ESG,共创可持续工业新纪元”为主题,报告台达在致力技术创新的同时,兼顾环境、社会和治理等层面的积极发展,致力于将“数智化”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协助推动企业向数字化、低碳化变革。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5年第三期

    2025年第三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三期

  •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二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二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