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床加工有“刀纹”? ——锐鹰25bit高精度编码器助力优化加工面
文:浙江锐鹰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六期
在进行精密车削时,经常会发现表面不够光滑,出现明显的“刀纹”,需要使用细砂纸或油石进行后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外观。本文介绍了通过采用锐鹰传感更高精度的编码器替换方案,解决了刀纹优化的难题,明显改善了加工件的表面平整度。
文/浙江锐鹰传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 “刀纹”成为车床加工效率和精度的“绊脚石”
车床是金属切削机床中最主要的一种,在一般的机器制造工厂中以车床为主数量最多,也称之为工业“母机”,是国家发展基石,它的质量与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制造实力与发展水平。
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是车床行业的重要竞争因素。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以往的研究,车床本身误差所占比例约为45%到65%。
特别是在进行精密车削时,经常会发现表面不够光滑,出现明显的“刀纹”,需要使用细砂纸或油石进行后处理才能达到理想的外观。
在对精度有较高要求的电镀件加工中,必须格外小心,以免因处理不当而导致废品产生,大大影响到车床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2 “刀纹”产生的重要原因
机床伺服进给控制系统是机床加工中的核心控制系统,由控制器、编码器、驱动器等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编码器的反馈信号,控制器能实时监测和控制机床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从而实现对机床的高精度控制(图1)。
图1 伺服进给系统的构成
在半闭环的方式中,当伺服电机控制丝杠做反方向运转的时候,会出现空隙的空运转现象,这会造成反向间隙误差。再有,在外力作用下,数控车床的传动机构和运动机构会产生弹性变形。这样就导致了加工部位与车床其他部位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了弹性间隙的发生。当编码器的分辨率较低时,进给系统的位置反馈信号更不稳定,存在的误差值则更大。
当编码器的误差曲线存在周期性误差时,进给系统的位置反馈信号会出现低频谐波,导致位置误差值不断跳动,机床在高速或低速移动时可能无法准确跟踪预设的路径,从而导致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非预期的周期性振动。
这种振动在工件表面出现不规则的波纹状或振纹图案,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刀纹”(见图2),严重影响到加工质量。因此,提高编码器精度是优化刀纹的关键所在。
图2 刀纹表面
3 锐鹰传感25bit光电绝对值编码器,优化“刀纹”
锐鹰传感采用国际领先的精度校正补偿算法,将原始信号导致的谐波分类降到最低,得到绝对定位精度≤±15角秒的一流水平。锐鹰传感25bit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绝对定位精度达±15角秒,重复定位精度达±1角秒,大大提高了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减少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没有了周期性的位置误差跳动,头疼的“刀纹”也就不复存在。
图3 精度校正补偿算法
锐鹰传感产品推荐如下:
(1)SROA42系列25bit光电绝对值编码器
图4 SROA42系列25bit光电绝对值编码器
SROA42系列25bit光电绝对值编码器的主要特点如下,产品的规格参数见图4:
• 进给轴25位高精度算法,低速稳,刚性强,大进给量切削抗扰动,光洁度佳;
• 一体结构,安装方便;
• 直轴锥轴,选择多样;
• 精准定位,满足需求。
图5 SROA42系列规格参数
(2)SROA48系列机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图6 SROA48系列机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SROA48系列机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的主要特点如下,产品的规格参数见图6:
• 性能同25位电子多圈一致,进给轴无需电池盒,避免因电池盒亏电防护损坏等位置丢失机床调刀,永不丢零,免维护少故障点;
• 机械多圈技术,无需电池维护;
• 光学25bit,高刚性、高响应、高定位精度;
• 兼容标准锥轴结构,高度保持29mm;
• 重复定位精度达±1角秒,绝对定位精度达±15角秒。
图7 SROA48系列规格参数
4 应用案例
该项目为某大型车床加工企业提供更高精度的编码器替换方案,明显地改善了加工件的表面平整度。
图8 生产现场图
(1)客户“痛点”
图9 原加工件表面工艺
车床加工器件表面不平整,有明显的“刀纹”,严重影响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图9)。
经排查,车床伺服进给控制系统中安装的编码器精度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精细的位置反馈,导致车床运动控制不准确(图10),进而产生“刀纹”。
图10 原编码器速度波动
(2)锐鹰方案
锐鹰传感为客户提供了25bit高精度的SROA48系列机械多圈绝对值编码器方案,产品高刚性,高响应,高定位精度,实现了更小的位置误差和更精确的加工路径(图11),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
图11 锐鹰SROA48系列编码器速度波动
同时,SROA48系列采用机械多圈技术,无需电池维护,减少加工环境变动,有效地减少了环境带来的杂散误差,进一步提高了加工质量(见图12)。
图12 改善后的表面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