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专心致志坚持做一件事情,基本上都会成为行业内的顶尖。Aerotech就是这样的企业,他并没有大企业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一直在挑战精密运动控制的高难度,如同一位默默修练的武林高手,虽然换新频率并不快,但产品却能很精准地戳中用户的需求点。
50余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依然处于最美好的年华。作为老朋友,我们在深圳光博展拜访Aerotech亚太区销售总监卢旭钦,请他谈谈在充满变数的当下,Aerotech将如何面对。
Aerotech的武功秘籍
在当下经济形势扑朔迷离之际,未来如雾里看花,企业所能坚持的可能就如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以不变应万变。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Aerotech就专注于运动控制系统产品的开拓,不断推陈出新,但并不是一味求新,而是精心钻研市场及客户需求精准定位。
在这里一定要提起的就是在2020年推出的功能强大且直观的Automation 1运动控制平台,它可以更快地部署更出色的机器控制和运动控制系统,这就是独属于Aerotech的独门秘籍。
经过几年不断更新完善,Automation 1 将整个驱控产品都纳入进体系,并且不断提升人机操控的便捷性,增加了更多新的开发功能,包括AI语言开发、增加开发软件对接接口等。
今年上半年最新的Automation1 2.8 版还针对中国市场引入了具有竞争力的 XA4/ iXA4 PWM 伺服驱动器的更多兼容性、加快 HMI 解决方案部署和改善 CNC 机器制造商用户体验的工具以及重组的帮助文件。
XA4通过HyperWire®高速总线无缝融入Automation1生态系统,兼容广泛反馈设备,内置高效数据处理与过程控制单元,奠定了精确控制的基石。
iXA4则作为多轴控制领域的集大成者,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减少了设备占地,摆脱了对外部工业PC的依赖。它支持多达12轴的HyperWire®控制,同时在其嵌入式平台上并行处理多任务,极大增强了系统灵活性与响应速度。
同时Aerotech还重点推出HEXAPOD 六自由度运动平台。Aerotech 新一代Hexapod产品是Hexapod150,相比原先已有Hexapod300产品,其体积更小,产品精度高,稳定性强,重复定位精度高,更适合精密运动控制应用需求。例如光纤校准、晶圆测试、高精密检测等应用。
HexGen六足平台,提供六自由度定位性能,以及高负载能力和亚微米精度,因此客户不会牺牲应用规格。该产品卓越的结构设计非常适合要求苛刻的应用。Aerotech 六足平台也易于控制,这要归功于其强大、直观的控制软件 — 因此不必担心任何复杂的编码。
面对新时代到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
2024年已过半,与去年同期相比,Aerotech的整体业绩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小幅增长,特别是华南市场表现优秀,占到中国市场50%以上销售份额,这在整体低迷的市场中呈现出一抹亮色。卢旭钦表示:“作为企业无法掌控市场,唯一能做好的只有不断打磨自身,一方面开源节流,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另一方面还可以凭借国外较为成功的应用经验,在中国寻找出更多机遇。”
关于目前最为火爆的AI话题,卢旭钦表达了其个人独到的见解。他认为AI作为半导体、互联网之后第三个全球性关注的投资赛道,已经带动很多新兴行业的发展,Aerotech美国研发中心也早已敏锐地捕捉住这一变化,在数据存储、光通讯、精密医疗等精密运动控制处理上,寻找到应用热点,并适时推出相应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需求。但同时他也认为,AI的发展还缺乏合适的土壤,自我学习平台并不完善,在这样集体狂欢的时候,更需要保持一份冷静,
在运动控制系统应用领域中,Aerotech一直处于金字塔的顶端位置,激光加工、光通讯、晶圆切割等一直都是其稳定发展的领域,面对不少中国企业业绩增长后就拓展产品线及应用市场的做法,卢旭钦说道:“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要面对一个很严苛的产品管理问题。交期、服务、反馈等都需要均衡处理,这反而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认为,Aerotech之所以能在这个金字塔顶层保持稳定发展,其内核即是技术创新和研发和对产品严格的管控,每年都在研发上以10%以上的高比例投入,美国的研发中心一直在与全球最顶尖企业进行合作,开发更高端的应用,例如马斯克的脑机接口、SpaceX、美国哈勃望远镜这些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其中都有Aerotech的技术身影。
而在中国市场,Aerotech更重视应用层面根据用户需求共同合作,深层定制化解决方案,2025年依然会对AUTOMATION 1进行更多的完善及推广,也同样会推出更多的软、硬件产品。
一花独放不是春,技术融合形成共赢
外资企业从生产合作到资本入股、从产品销售到产业链融合,中外企业基于技术互补、市场互惠、发展共赢衍生出更多新的合作模式,外资与内资企业的融合与合作越来越多,且是未来趋势所在。
对此,卢旭钦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相互间的多项融合需才能带来市场的繁荣向上,当然需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差异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Aerotech,在国内没有工厂,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输出获取更多的市场,而对于用户而言,通过吸收国外企业先进技术、解决方案来发展自身技术实力,才能达到共同进步。
他还表示,看到国内的部分优秀企业已经发展壮大,突破红海厮杀切入高端应用市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激发更多的从业者都能够重视技术研发创新,并向外辐射,这对于未来的中国工业制造都将是一个良性的促进。
写在最后
对于2025年,卢旭钦一直保持谨慎的观望态度,但他还是在重复那句话:做好自己!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