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与借鉴,谈国外先进技术的转化与吸收

文:刘恒2017年第二期

    近年来,家电、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企业并购行动连连。一方面这是产业布局的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并购协同效应,可以引进更多的高端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价值。本刊特别整理出上海会通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崇德在“2017智能制造&中国运动控制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的现场发言,着重介绍他对于国外技术引进、吸收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注意的事项和评估方法。

    从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目前国内伺服、运动控制领域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主要存在于:产品设计性能指标上的差距;以及产品的生产技术、制造工艺上的差距等。为了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伺服、运动控制产业的布局需要打通产业链和对主业产品的上下游拓展,尤其是主业发展要提高产品的产能、效率、劳动生产率等,引进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实现跨界联合。

运动控制行业发展现况

    目前的伺服、运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下面几条产品线:

    (1)上位控制器:①基于PC机的各种硬件控制卡,由实时操作系统加高速通信接口组成的所谓纯软件控制;②PLC(大型、中型、小型)③嵌入式单片机、单板控制器;

    (2)伺服驱动器、变频器(四象限运行、位置环)、主轴驱动器(弱磁、变极控制);

    (3)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正弦波控制半闭环)AC、DC、SPM、IPM;

    (4)编码器:一体式、分体式、增量式、2500脉冲/转、单圈17bit、绝对值式17bit~25bit以上,多圈;

    (5)人机界面,触摸屏显示器;

    (6)视觉检测系统及各类传感器;

    (7)机械类:减速机、丝杠导轨、齿轮/齿条、连接器、制动器。

    总体而言,国内PLC、视觉检测系统、齿轮/齿条等产品线方面跟国外技术相比差距较大。国内中小企业需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深耕企业主打产品,在单机自动化没搞好的情况下,不要贪大、求全进行全产线自动化研究。没有雄厚的财力跟技术团队,即使能研究出来新产品,但最终的产品性能也是不稳定的。以机床行业为例,北京精雕集团就是秉承着为用户负责的态度,从机床的控制系统开始进行全产业线研发,最终在机床行业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仍然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增长。

技术引进的目的及评估考量

    近年来,家电、机器人本体生产、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物流等领域的国内外企业并购行动连连,实质就是跨界联合。例如,近期美的收购库卡和高创、埃斯顿拟收购英国运动控制商TRIO(翠欧)、格力入资珠海银隆等等都是典型例子。

    一方面这是产业布局的需要,借助并购协同效应,能够打通上下产业链,拓展企业主业产品的互补类型,引进高端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将之前单一的核心控制功能部件生产商转化为行业高端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为行业高端大客户提供复杂运动控制解决方案的能力,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另一方面,这也是主业发展的需要,例如可以提高企业主业产品的产能、效率、劳动生产率等,并且进行国际化产业布局,通过外资公司在国际上拥有的广泛知名度和大量的优质客户,对于企业的全球化人才储备、海外销售渠道和国际化视野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

    但与此同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引进不能是盲目的,在引进之前首先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是、为什么不能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强、做大?二是、造成企业发展瓶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的门槛到底有多高?三是、希望引进技术的发展方向看准了没有?看全了没有?四是、企业自身和对方是否匹配?有多少引进资金?预计将投入多少资金?值不值得?适合不适合?

    如今,全球越来越多大手笔的企业并购案,很多大企业都在买买买,但是在买之前还需要充分评估企业自身的状况。首先企业的财政必须充裕;其次还要考虑企业的技术团队能否利用引进来的新技术,如果买回来而不会用,那引进就是没有意义的;最后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很重要的,如果盲目引进即将被淘汰的技术,那最终可能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企业引进要考虑“门当户对”,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切不可为了引进而引进,老想着弯道超车,早晚会“翻车”!

技术引进的方式与实施关键点

    企业成功实现技术引进的关键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生产许可证的引进

    顾名思义就是允许生产的资格认证,而不仅仅是技术转让与引进。但是,可以包含生产技术和过程控制,也可以从整机进口开始过渡到SKD套件组装,再到CKD散件组装,最后到完全国产化。

(2)技术转让

    严格意义上要包括生产技术的转让。其中包括纯软件技术、原代码的提供,也涉及应用的拓展版本的更新,这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交易,也很容易产生纠纷!

(3)引进技术的转让

    其中包括:①怎样消化吸收?如何建立核心技术团队?培养和管理是关键。②消化吸收的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的控制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需要与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步,与市场的需求同步。③生产管理技术的重要性也同样不容忽视。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技术引进时,不应只注意设计技术,如软件原代码、硬件原理图、印刷电路板生产图纸资料的提供,还要关注测试与评估软件的提供,以及全套硬件测试设备的制作所需的软硬件图纸、资料!更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生产100个产品都能保证同样的品质(即产品的一致性),一定要重视生产管理技术,现场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等都必须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三期

  •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二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二期

  • 2024年第一期

    2024年第一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