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打造完整信息链 助力智能制造
文:刘恒2017年第二期
AnalogDevices(NASDAQ:ADI)是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模拟技术公司,致力于解决最艰巨的工程设计挑战,凭借杰出的检测、测量、电源、连接和解译技术,搭建连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智能化桥梁,从而帮助客户重新认识周围的世界。工业自动化领域是ADI公司重点发展的专业市场之一,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近一年来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进程加速,为此,本刊邀请到ADI公司亚太区行业市场总监周文胜先生,请他从半导体供应商的角度,来谈谈新一轮工业变革对半导体技术的需求趋势,以及未来ADI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规划。
高性能半导体技术迎接智能制造新挑战
在“工业4.0”浪潮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正极大地促进着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升级。通过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将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各领域如生产制造、物流、污水处理等都可以看到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和基础能力的提高,以及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带来的产业革命。工业自动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正在为包括ADI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提供广泛的商机。
ADI公司亚太区行业市场总监周文胜
身处于整体电子产业链的最上游,周文胜先生认为,“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首先是对数据的需求,因此,半导体技术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对各种传感器技术更广泛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相应地,信号处理技术也同样面临实现更高集成度、低功耗、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挑战,而对于通信技术来说,是如何实现大带宽和高可靠性,以及高速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简言之,“工业4.0”等发展规划对半导体厂家在技术的深度和产品的广度上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不只如此,“工业4.0”还将使行业生态链产生重大变化,要求半导体厂家深入了解整个大系统的技术需求,通过自主或合作开发,以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包括元器件、硬件和软件等等。
为此,近年来,ADI启动了一系列企业收购计划,不断拓展产品线的广度和深度,并强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2017年3月,ADI正式完成对凌力尔特公司(LinearTechnology)的并购,从而缔造出一个模拟行业的重量级企业,也成为一家更加全面的高性能模拟方案供应商,且集工程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运营于一体,大大加速了企业的创新步伐及扩大业务增长的机会,力争帮助客户解决在连接现实与数字领域所面临的更多巨大而复杂的挑战。
另外,早前在2014年底,ADI已完成了对RF、微波和毫米波技术方案商Hittite公司的收购,对ADI在RF和信号转换方面的技术实力形成了良好的补充。2016年,ADI对视觉检测技术公司SnapSensor、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公司Sypris、以太网解决方案公司Innovasic,以及VescentPhotonics公司激光波束转向技术的收购,都将有助于ADI提供更完整和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攻克工业、汽车、通信、医疗保健等行业内棘手的模拟和混合信号难题,将业内领先的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在ADI看来,现阶段工业自动化领域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技术革新,一方面,市场正逐步从串行现场总线向以太网连接转变,同时,工业物联网日趋普及,敏感的工业自动化应用亟需高度可靠的实时以太网连接。另一方面,随着连接和云计算技术的进步,由各种传感器所提供的海量数据将带来更大的利用价值。在工业自动化行业迅速升级演进的过程中,需要更加全面的系统级方法,以及更加精确、可靠、高速、安全的信息链,并且运用整个系统中硬件和软件,才能最终从数据中获取洞察力,打造真正的智能制造生产模式。
全方位开发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正是基于上述对工业自动化技术趋势的理解,ADI的目前重点的发展目标是借助先进的半导体技术,在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这三大体系(即DIKW体系)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让每一个数据转换步骤都达到智能化,形成一条完整且更具利用价值的信息链,从而协助用户创造和捕捉到更多的商业机会。
借助先进的半导体技术,ADI在工业物联网的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这三大体系(即DIKW体系)中实现更高层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ADI在工业自动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是全方位的,”周文胜先生说道,“在传统的过程控制和电机控制领域,基于领先的模拟技术、隔离产品以及处理器等的开发,ADI可以提供软件可配置IO、现场仪器仪表、高效伺服驱动系统等方案;在智能机器方向,MEMS、温度、距离、位置等传感技术以及各种无线连接和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技术是目前行业的重点需求,也是ADI的重点投资方向。特别是在系统层面上,各种传感器、网络安全和数据分析将是至关重要的。”
以智能型、高效率电机控制系统的开发为例,ADI从系统级的角度来看待新挑战,开发的产品不仅超越了单个性能规格,也代表电路其他功能模块之间的最佳接口。新的系统解决方案让ADI能够为基于工业的客户提供完整的集成式技术,并在实现规格要求的同时帮助他们满足最新、最苛刻的能源法规。采用ADI数字隔离产品iCoupler®和isoPower技术,允许设计人员在工业电机控制设计中实现隔离,并提供小尺寸、低成本、低功耗、功能集成和高可靠性的优势。
另外,ADI针对电机控制应用的处理器包括用于高端驱动和伺服控制的ADSP-CM40x混合信号ASSP、ADSP-214xxSHARC浮点DSP和用于运动控制器、高端驱动和伺服控制的ADSP-SC58x/ADSP-2158x多核SHARC+ARMSoC,且提供品种丰富的高性能、高分辨率、高精度、多通道组合同步采样ADC,以及隔离的Sigma-deltaADC,可满足各种电机控制反馈和检测需要。为了提供最精确的位置信息,需使用分辨率灵活的系统,ADI提供的一款旋变数字转换器可即时改变分辨率,从而提供以更少的外部元件数实现与旋变器接口的高级功能。ADI的PMBus数字功率因数校正系列产品提供具有±1%精度输入功率计量能力的多功能控制器。这些产品可在硬件状态机中编程,实现稳定可靠的电机控制PFC解决方案。
除了半导体分立器件及模块之外,作为工业物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传感器的开发同样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部分,ADI针对温度、声音、振动、压力、湿度、运动、污染物、音频和视频等目标检测用途的高性能传感产品系列集精确性、高能效和稳定性于一身,确保自始至终提供高完整性的物联网数据源。其中,ADI公司的MEMS加速度计系列产品在功率、噪声、带宽和温度规格方面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并提供一系列MEMS传感器和信号调理片内集成,进一步优化内部数据质量和分析功能,为网络边缘带来智能化,确保相关精确、安全的信息可以发送到云端。
谈到公司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划,周文胜先生表示:“中国市场本身在全球市场的权重越来越大。ADI中国作为一个业务持续高速增长的区域,其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业务也一直高速成长,受到集团公司高层的高度重视。ADI一直在加大对中国区研发、技术支持和销售团队的投入,包括人员、设施和各种软硬件等,在中国有专职的自动化行业市场和系统应用技术团队,在产品和方案上也有越来越多地根据本地客户的需求,整合到全球的产品路线图,也包括为中国市场定制产品。此外,通过和国内伙伴的合作,实现包括提供系统级方案以及生态链级的服务也是ADI的重点之一,而且这将是ADI在中国自动化行业未来成长的重要保障。”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