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图像:紧跟前沿技术,打造更高速、更高分辨率的机器视觉产品
文:肖滢2021年第三期
微视图像结合5G、AI、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开发出一系列视觉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国内第一批5G MEC机器视觉行业的实践者。同时,微视图像将继续加大高端核心部件(硬件+软件)的研发,加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合作设备。未来,微视图像将不断提高自身自主研发水平,开阔应用市场,制定行业解决方案。
通过模拟人类视觉系统,机器视觉赋予机器“看”和“认知”的能力,这是机器认知世界的基础。二十多年来,北京微视新纪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视图像)始终走在技术前沿,致力于机器视觉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当5G、AI等新技术浪潮来袭,微视图像自然也迎风而上,成为国内第一批5G MEC机器视觉行业的实践者。《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杂志采访了微视图像董事长欧阳骏,请他谈一谈公司的发展策略。
积极拥抱5G、AI新技术
面对5G、边缘计算、AI等新技术兴起,微视图像一如既往秉承以技术为先导的态度,勇于创新挑战,紧跟技术潮流,积极开发相关产品及机器视觉解决方案。
2020年,我国5G应用已经正式在工业场景落地,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的先驱者——微视图像早就有所布局,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开发出了相对成熟的工业检测落地方案;与家电、汽车行业企业以及科研院校逐步展开合作;自主研发的5G智能相机(PG-A5010C-5G)和5G智能处理盒(PG-M4128-5G)已进入市场销售;“5G+MEC”方案已在无人工厂领域投入使用。
5G智能相机和5G智能处理盒这两款5G产品,凭借优异性能备受市场青睐。5G智能相机的分辨率为1920*1080(2.0MP)/2592*1944(5.0MP),最大帧率达30fps@1920*1080。该相机将智能相机与 5G 技术相结合,对图像进行智能处理及压缩,通过 5G 工业模块进行传输,一站式解决工业缺陷检测的图像传输工作。5G 智能处理盒支持标准 GigE Vision、USB3 Vision 工业相机及微视 USB-F 系列相机,具备智能处理和 5G 传输等功能,能把工业相机变为5G接口相机,轻松实现工业相机的智能化、5G化升级,极适用于老产线改造。
今年4月,微视图像的5G智能相机及5G智能处理盒,以及与华为合作开发的5G MEC联合解决方案已获得华为官方正式认证。该方案解决了传统的工业产品检测方案线缆部署繁琐受限制、工控机空间占用过多且计算性能有限、应用软件管理混乱、维护成本高等痛点。
据了解,5G+AI+MEC方案的硬件成本降低了40%,现有传统算法库集成了67个模块算法,新算法单一模块,可在云端训练并统一更新升级;采用5G网络,仅需将终端增加SIM,在MEC平台上集成相应即可,整个部署时间可以压缩到2天,生产设备通过5G连接,对生产设备可以实现远程集中运维、集中管控,服务费用减少3/4。该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智慧矿山、智慧港口、智慧油田、智慧医疗等多个5G垂直行业应用。
除此之外,微视图像在工业AI软件的持续开发、系统集成、合作设备等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北京微视的AI工具软件已成功应用,其中太阳能面板的隐裂检测、手机面板的缺陷检测、列车车厢的字符识别、乳制品印刷字符识别等方案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欧阳骏透露,2021年,微视图像仍在不断推广5G系列产品及基于AI的智能相机,未来还将结合5G+AI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
专注高端图像采集产品开发
工业相机可说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灵魂之窗,从物件/条码辨识、产品检测、外观尺寸量测到机械手臂/传动设备定位,都是工业相机技术可以发挥的舞台。近几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类摄像头的广泛应用,工业相机的市场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欧阳骏指出,海康、大华等基础实力雄厚且体量大的公司平稳进入工业相机领域已有四五年时间,很大程度上对其他厂家造成了冲击。而今年,全球芯片短缺,供应客户缺货,更是给工业相机领域的中小企业带来困难与挑战。他表示:“面对这样的形式,微视图像将采取一系列策略,减少工业相机研发投入,增加高端图像采集产品的通用产品和定制产品研发,完善工业AI处理软件,系统集成及合作设备,夯实科研、智能制造、高技术工业、六面外观(电容电阻)检测及国产化改造领域。”
在研发布局方面,微视图像将继续加大高端核心部件(硬件+软件)的研发,加强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合作设备;而针对市场布局,微视图像将会把重心放在高端科研领域、高技术智能制造以及高端设备上。
据欧阳骏透露,目前,微视图像正在对5G智能处理盒、PG系列智能处理盒进行迭代升级,不久后将正式发布第二代产品。
第二代5G智能处理盒,继承了一代5G智能处理盒的功能,主要处理芯片升级,在处理能力方面是之前处理能力的两倍,具有小巧体积,低功耗,高采集性能,高压缩等性能。其中,CPU由之前4核 64Bit ARM A557@1.43GHz升级为6核64Bit ARM V8.2@1.4;GPU由之前的128核CUDA Core@921MHz升级为384核VoltaTM@1100MHz;内存由之前的4GB 64Bit LPDDR4@1600MHzI25.6GB/S升级为8GB 64Bit LPDDR4@ 1600MHz 1512 GB/s;编码性能由之前的H264/H265 4K 30fps I 1080p 120fps, JPEG 600 MP/s提升到H264/H265 4K 60fps I 1080p 360fps, JPEG 1380 MP/s。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产线缺陷检测、 分类筛选、OCR识别、交通安防领域(如目标定位、车牌识别、人脸识别)。
PG系列第二代智能处理盒,与5G智能处理盒不同,更注重与前端图像的算法处理,内嵌 Nvidia TX2 嵌入式运算模组, GPU 处理能力对比一代有所提升,可以实现前端的深度学习推理部署,工业检测,高精度定位测量,把运算量部署到系统前端。同样支持市面上符合GigeVision / USB3Vision 标准的工业相机。同时支持微视图像全系列USB2.0 工业相机。加上微视国产化相机,及微视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组成高度国产化的检测系统。PG系列第二代智能处理盒已经在铁路上成功实现了缺陷识别检测,如检测腕臂及吊弦、钢轨和道床缺陷及隧道内部表观缺陷。
产品向更高速、更高分辨率迈进
据了解,微视图像2021年上半年业务收入稳定,目标小幅超额完成。这与其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不无关系。欧阳骏表示:“长久以来,公司的一贯策略是重点投入自主研发。研发投入约占营收的10%,主要用于技术科研、新产品研发以及知识产权积累等方面,尤其是5G、AI等新技术。公司围绕着这些新技术,进而开发相关的机器视觉系统、软硬件产品等。”
微视图像在知识产权方面,也获得了多个专利和软著。欧阳骏介绍道:“近期,除了5G智能相机和5G智能处理盒取得了重大进展外,微视图像还开发了高速六面外观(电容电阻)的整体方案。该方案只需要2080Ti的显卡,就可实现15000个电容电阻每分钟的高速检测。”
在高速高分辨率产品方面,微视图像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HAWK MAX系列。该系列产品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基于CLHS-X传输协议,配备高速、高分辨率的CMOS图像传感器。目前,这系列的四款产品性能分别为200万像素2000fps、800万像素150fps、2500万像素140fps、以及6500万70fps,主要应用与生物医学方面的细胞高速成像与生物运动分析、汽车测试方面的安全气囊分析,碰撞试验,气缸喷流测试、运动方面的门线技术,动作捕捉,裁判协助、工业方面的3D AOI检测等行业。
欧阳骏表示:“更高速度,更大分辨率的视觉产品可以提升原材料供给质量,增强装备制造质量竞争力,加快消费品提质升级,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迈向中高端;同时在医疗和体育方面也能起到促进发展和开拓创新的助力。”
欧阳骏透露,今年 10 月,微视图像将联合友商推出一款 3D 相机产品。该款相机具有超宽的视野,超大的测量范围,超高的速度和精度等特点,主要应用于 3D 的尺寸测量、曲线检测、字符识别、引导定位等方面,如磁瓦检测、地板检测、硅胶片测量、金属片检测、轮胎检测、空压机安装、鞋底点胶等。
有了强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作支撑,欧阳骏对全年的预期很是乐观。“预计2021年底,公司将全面恢复正常经营水平,营收将实现超大幅增长。”他还表示,未来,微视图像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提高自身研发水平,开阔应用市场,做行业解决方案,结合细分市场需求做软硬件定制。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