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底盘的艺术家——松灵机器人以移动承载未来

文:中国传动网2019年第五期

导语:回顾曾经几年,智能风口的推动下,无数的企业出现,在浪头上尽显风流;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些企业或起或伏,倒下去了不少,却又站起来了一些——总归还活着的企业多少有着真本事。2016年成立的松灵机器人,依托自身技术与实干能力,在着陆市场的过程中,成功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成为行业内不可小觑的力量。

早在几年前,智能、自动化就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在智能风口的推动下,一大批的人投身其中,一簇又一簇的企业涌现,行业发展一片火热。而随着时间的推动,“智能”大环境下,部分行业开始出现沉淀。

在移动机器人领域,行业内不少企业乘势而兴,也有不少企业无奈倒下。但是,更多的企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惊喜、挫折等诸多之后,找准自己的方向,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松灵机器人(东莞)有限公司(后文简称:松灵机器人、松灵),作为一家2016年才成立的初创型企业,历经市场浮沉之后,找准了移动底盘这一精准细分市场,深度耕耘。其相关产品如Scout全能型UGV、Hunter前转向UGV等,以相对领先的技术、性能、质量,精美大方的设计风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受到了市场青睐。

 松灵机器人(东莞)有限公司CTO蒋亦瑄.png

松灵机器人(东莞)有限公司CTO 蒋亦瑄

宝剑锋从磨砺出,以“技术”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活着的企业,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总能凭借自身的实力做好调整,并且以适合企业的姿态进入市场——松灵如是。

松灵机器人最早将目光放在了停车机器人领域。有技术便干,他们成功的研发出了停车机器人产品,但作为智能停车的一环,停车机器人的前期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积压以及人员跟进,远非一家初创型企业所能承担。

“资金长期只出不进”松灵机器人首席技术官蒋亦瑄说道,整个团队意识到了危机,果断调整方向,将市场对准了移动机器人底盘上。

“同样是移动,不过是将大车改成小车,技术经验都还在。”这位早期通过创业获得第一桶金的90后很轻松的说道,而让他如此自信的原因便是松灵的团队。蒋亦瑄自身便是Robocon冠军队伍的成员之一;联合创始人魏基栋,曾担任大疆创新研发经理,是大疆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一号员工、联合创始人。

其核心技术团队近乎百分百为亚洲太平洋机器人大赛(Robocon)、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s)的参赛成员,论技术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堪称行业年轻一代精英中的精英。

而当我们回顾这些年的移动机器人市场,随着资本进出、市场低价竞争的白热化,不免感叹,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总一帆风顺的,也只有经历过一次次波折还屹立不倒的企业才能继续走下去,走向成功。松灵机器人便是如此,他们凭借自身技术底蕴,度过波折,让松灵机器人在改变市场研发方向时颇为轻松,短周期内就进入移动底盘市场,并推出了成熟的产品。

持剑破重围,以“产品”为企业发展的着力点

调整市场方向的松灵机器人,当下是成功的——三年时间,松灵从5人发展成为30多人的团队,其办公室面积也越来越大;主打产品也已功能、性价比等优势获得了市场认可,开足马力生产。

以其主打产品Scout可编程行业应用UGV为例。

移动机器人.png 

当前移动机器人底盘同行竞品相对较多,但大部分企业的产品相对较为初级,功能简单,电子化水平低下,甚至于连基础的定位、导航、移动等基础功能都进行删减,用户购买后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耗费金钱、时间、精力进行整改、开发。

相比较下,Scout更应该被称之为“多功能可编程的行业应用机器人开发平台”。

其一,它更为客户节约成本:自带控制核心,支持串口/标准CAN总线通讯,可接入串口/标准CAN总线通讯,可接入差分GPS、惯导系统、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红外/超声波避障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和机械臂、摄像头等外部设备。实际应用更为便捷,高效。

其二,支持二次开发,支持更高级自动驾驶系统接入,例如ROS、百度Apollo等均可以此作为移动平台,应用开发。应用升级更为便捷。

其三,Scout采用四轮独立伺服驱动+双横臂独立悬架,可轻松翻越15CM障碍物、斜坡,在单开门、电梯间,室内外场景自由切换。多场景应用无需费心。

总体而言,Scout有更高可用性,易用性。用户只需要懂软件开发和基础的硬件知识,给出设备需要的指令,而无需考虑底盘本身的硬件开发。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客户提供直接可以用的方案,而不是单纯的底盘服务。”蒋亦瑄表示,松灵也将通过产品的标准化批量生产,降低了相关成本,以高性价比优势成为更多市场的选择。

现阶段Scout被应用于多行业,如:监控巡检,可翻越各种斜坡障碍,配备远距离图传可以用于野外巡检;教学模拟,模块化设计和软件开放,支持自动驾驶教育开发和车辆模拟场景;物流运输,强大机动性可进入窄门与电梯,可用于室内外切换场景的厂区运输;工业应用,可装配机械臂等工业设备,完成室外工业自动化场景的拓展;检测勘探,装备图传等远距离遥控设备,在隧道、工地、灾害现场等危险有害环境工作;农牧林业,装备喷灌、采摘、采样、料斗等设备,兼容牧场、农田等土草泥泞环境。

探索终端行业需求,以积极的姿态应对未来

松灵机器人以技术为根基,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着力点,总算平稳的走在了发展道路上。其产品也愈发的丰富,如采用阿克曼转向设计的Hunter,如将目光看向履带型UGV——年轻的团队始终以最积极的态度去探索,用最大胆的行动去拼创。

“这是有市场的”蒋亦瑄十分看好机器人移动底盘的未来。

而据了解,随着人工智能兴起,机器人产业受到追捧,底盘承载了机器人定位、导航、避障等功能——“腿”的确越来越重要。传统巨头腾讯、百度及多家A类科技类公司都相继出自入股一些企业。

行业在上升,入局的企业在增多,现阶段国内机器人底盘市场化企业多达20家,从机器人本体企业到专业性的服务商,竞争压力在增长。市场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机器人底盘还需要去寻找终端行业以实现爆发式的增长。

蒋亦瑄对此表示,只要市场在,松灵便有信心凭借自身实力乘风破浪。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