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升级版本”,凭借其安全性高,生产效率更高,编程简易,操作简便,以及更高感知能力的特性, 实现了窄小空间内的人机协作,被广泛应用于 3C 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新能源、医疗保健等细分领域,为机器人的发展开启新时代。
MIR DATABANK 数据表明,2022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过 19000 多台,增长率为 24% 左右,预计 2023年 -2025 年,国内协作机器人出货量平均增速将维持在 37%左右,出货量有望突破 5 万台,市场进入较快发展阶段。《2022 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6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破 10 万台。
面对蓬勃发展的协作机器人市场,法奥意威 ( 苏州 ) 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法奥意威 )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呢,近期,《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杂志邀请法奥意威市场总监韩宇,请她就公司主力产品性能优势、企业自身发展定位、技术人才职业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分享。
立足协作机器人“普及者”,打造超高性价比基础工具
当前随着国产协作机器人研发不断深入,国产协作机器人的整体性能,尤其是精度、稳定性等方面,逐渐与国外机器人拉齐;而亟待转型的国内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由于生产空间小,资金少,进行大规模的产线升级并不现实,想要在国内海量中小企业中深化拓展协作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帮助其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改革,就必须降低协作机器人的门槛。
韩宇透露,法奥意威在经过大量调研之后,发现横亘在协作机器人普及之路上的阻碍,一是技术门槛,二是价格门槛。为了达成整体价格与高性能的统一,法奥意威决心走一条核心零部件自产自研的道路,自 2018 年公司成立起,便立足于协作机器人普及的目标,以 FR5 作为标杆研发产品,设置了约两万元的目标售价,一步步实现从控制器、电机驱动器、伺服电机、编码器、扭矩传感器、减速器等多环节,到陆续开发构建全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系统平台,期望通过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封锁,实现较高程度的国产化,带动中下游成本降低, 缩短投资回报周期,进一步推动协作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和普及。
法奥意威通过开放的开发平台,持续的深化研发以及免费的线上线下的培训体系,为“普及”发力。今年 3 月,法奥意威公布 FR3 及 FR5 两款协作机器人的终端市场指导价。
在谈到法奥意威协作机器人的优势特征,韩宇表示,法奥意威协作机器人特质与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便捷性方面。首先, 法奥意威协作机器人采用领先的 EtherCAT 总线结构,实行全闭环关节力矩反馈设计,通过图形化编程,零力示教,丝滑拖拽,提升机器人的实时性、稳定性;
其次,为了能适应众多应用场景,法奥意威打造了 FR+ 开发平台,该平台包含有众多应用场景内的工艺包,可满足多种不同场景应用需求。在实际使用层面,法奥意威机器人突破性实现了 3D 球形空间的人机协作范围,可在产线任意位置进行部署安装,便于进行人机协作,共享工作空间。
据了解,法奥意威创始团队均来自于国内外顶尖高校,拥有机器人控制器、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及整机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企业、江苏省双创人才企业,以及 2021 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等荣誉,独角兽培育企业,而这些核心研发实力也为公司优质的产品与性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湾区智造工匠基金”提升职工技能,助力人才培养
继《机器人 + 应用行动》方案之后,机器人行业热度持续走高,频提热搜。当前我国机器人想要实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需要进一步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这“四链”,打造具有全球视野的开放性创新平台。
这也意味着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一线职工的自动化职业素养的培训刻不容缓。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人才缺口已高达 500 万人,依据最新的行业预测,至 2025 年这一缺口将达到 3000 万人。
法奥意威作为行业代表之一,与深圳机器人协会、深圳总工会共同发起成立“湾区智造工匠基金”,旨在提升职工技能, 帮助解决人才培养。课程基于协作机器人产品及应用的基础知识培训,培训时长为期 1 年,共计 4 期,每期 12 人次,共计96 课时。据了解,该项目正处于前期筹备中,正式招生在即。韩宇提到,在这一培训项目中,法奥意威机器人将同步提供相关产品样机,届时现场将会有公司全系列产品应用丰富教学经验及现场调试能力的培训工程师,通过理论讲解 & 实践操作的方式,加深学员对协作机器人的认知深度。
韩宇进一步指出,此次“湾区智造工匠基金”是公司在协作机器人“普及者”这条道路的一次探索和尝试,“普及”不仅仅意味着价格优势,更希望通过多种维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了解机器人,达到以机带人,人机协作的目的,推动协作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普及。
处于萌芽期的国产协作,未来赛道将持续火热
相关资料显示,协作机器人鼻祖优傲自 2008 年起发布自家首款产品。2012-2015 年间,国外协作机器人品牌风起云涌, 库卡(Kuka)、ABB、发那科(Fanuc)、安川(Yaskawa) 等厂商相继推出系列产品。
自 2015 年起,随着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我国本土协作机器人厂商开始涌现,并崭露头角。对此,韩宇认为目前国产协作机器人处于萌芽期,仍然有更多新兴工业和商用应用场景和模式需要探索,未来国内协作机器人的使用量,将是十万台, 甚至百万台数量级别的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在全球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协作机器人赛道正在持续升温,行业内对其商业化的探究不断加深,引发众多资本纷纷开始关注这一热门赛道,自 2023 年以来,多家头部企业凭借优异业绩相继冲击 IPO。
韩宇提到,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于机器人领域产业投资动作不曾间断过。协作机器人作为工业机器人的细分赛道,是机器人头部企业竞相融资、IPO 的重要领域,她预计协作机器人赛道呈现火热态势,将持续看好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结语
当前,国产协作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有率低,生产成本高
居不下,法奥意威表示,将以其创新的供应链模式和深入芯片级的研发,不仅实现国产协作机器人的自主创新,更助力国产协作机器人积极突破技术壁垒,达到较高程度的国产化,积极拓展新的应用深度与广度,推动协作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和普及,持续赋能各行业的终端应用。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