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智能机器人发展到底如何?
2020-10-10 14:53:34 出版:亿欧
【当下,中国智能机器人发展到底如何?】
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在感知、思维、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近年来,随着AI、大数据、智能制造的发展与突破,使得机器人的使用体验进一步提升,加之语音交互、人脸识别、自动定位导航等技术与机器人融合不断深化,智能机器人种类更是越来越丰富,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表示,“变革时代的机器人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化、智能化和融合化趋势日益显著,带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促进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协同发力,并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许多前沿核心技术突破涌动,新产品爆发性增长,产业欣欣向荣”。
攻坚时刻: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逐渐显现
与此同时也会发现,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迅猛,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核心零部件芯片、传感器、减速器以及一些其它零部件,ABB、库卡等国外厂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占据先发优势。国内企业新松、地平线、寒武纪等,在激光雷达传感器、AI芯片等新兴技术领域也正在寻求突破。
可即便这样,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相对落后,还处在发展阶段。
尤其在计算、视觉、语音、驱动等四个关键技术上,只有语音技术、视觉技术能跟国际领先技术不相上下,其它领域的差距比较明显。技术上的差距,导致中国在核心部件上仍然依赖进口,从而促使中国机器人的价格居高不下,产品缺乏竞争力。技术与成本相互掣肘,已经成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最大挑战。
笔者认为,除了在技术、硬件上的缺陷外,还有人才储备、社会基础设施、缺乏产品统一标准的原因。首先,人才的储备及质量决定了配送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决定它可以跑多远,续航多久,生产质量高低,
其次,社会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决定了配送机器人能否如其它交通工具一样正常上路,能否拥有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最后,缺乏统一标准,许多实力良莠不齐的企业蜂拥而入,这将对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有待秩序化。
不过,《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机器人研发仍以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为首要目标,产学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实现控制器国产化。并将突破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作为科技发展重要战略,中国厂商攻克了减速机、伺服控制、伺服电机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部分难题。因此,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趋势逐渐显现。
供稿:亿欧
相关报告
- 2018-03-012017中国运动控制器市场研究报告
- 2017-10-302017中国运动控制器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