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网 > 新闻频道 > 行业资讯 > 资讯详情

楚能新能源入局造车

时间:2025-06-19

来源:OFweek锂电网

导语: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楚能新能源的第一款车可能瞄准问界M5,计划推出增程SUV,长期车型规划中包含增程和纯电车型。

  截至目前,楚能新能源暂未对此置评。

  血液里的汽车“因子”

  楚能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8月6日,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储能电池、动力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创新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用户提供一流的整体式解决方案和服务。

  说到造车,楚能新能源的血液里可谓是布满了汽车“因子”。该公司是恒信汽车集团的子公司,后者由公司董事长代德明在早年创立,在行业内和区域内知名度极高,是湖北省排名前三的民企,也是全国前五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官网信息显示,恒信汽车集团经营国内外著名汽车品牌超过30个,涉及玛莎拉蒂、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雷克萨斯、沃尔沃、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广汽本田、东风本田、通用、小米、腾势、零跑、智己、埃安、星途、阿维塔等。

  目前,恒信汽车集团已形成了面向全国的战略优势和网络格局,经营区域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宁夏、贵州、广西、新疆、浙江、深圳等省市为主,覆盖全国60余个大中型城市,旗下拥有300余家4S店。

  此外,恒信汽车集团的母公司恒信德龙还是湖北省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拥有恒信地产、恒信美居酒店、武汉摩尔城等项目和业务。

  可见,背靠恒信汽车集团,楚能新能源天生坐拥强大的资源网络、供应链和资金优势,这是造车的部分必要条件。

  但造不造车还不好说,尚未经官方确认。不过,可以确认的是,楚能新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正在加速。今年1-5月,楚能新能源累计装机量突破1.46GWh,排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第14名,5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则是上升至第13名。随着与东风、一汽、广汽等车企的更深入合作,以及在船舶、低速电动车以及无人机等领域的装机加速,楚能新能源将冲击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

  冲击行业TOP5

  如果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表现尚属于崭露头角,那么楚能新能源在储能电池领域的表现则已后来居上。

  据悉,楚能新能源已经和国内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等大型电力集团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其产品也陆续交付到了国家电投、三峡能源、华润能源、中国石油等项目中。与此同时,从去年下半年起,楚能新能源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先后与日本Bison Energy、美国YN Energy、澳洲Star Energy Technologies、意大利Cestari、印度合作商等数十家海外头部能源企业签约。

  根据储能领跑者联盟3月公布的2024年度中国储能企业全球出货量排名,楚能新能源跃居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第七名,有效产能则排名全球第二。

  进入2025年,楚能新能源发展势头依旧不减,先后中标中国电建、中核集团、中车集团、中储科技等大型储能项目,同时与特隆美储能签署5GWh电芯战略合作协议,与英国Immersa签订2.5GWh储能项目合作。据不完全统计,楚能新能源2025储能新增订单已经超过40GWh。

  产能方面,楚能新能源同样势头强劲。成立之初,该公司就在湖北布局了武汉江夏、孝感、宜昌三大基地,规划总产能超350GWh,项目总投资1375亿元。目前,这三大基地一期均已投产,合计储能和动力电池有效产能超过110GWh。

  而今年以来,这三大基地二期的信息相继披露,预计楚能新能源接下来会启动二期的建设、投产工作,进一步扩张有效产能。

  产品方面,在王牌产品314Ah储能电池的基础上,楚能新能源在今年3月底全球首发了472Ah大容量储能电池。该产品具备安全性好、稳定可靠、循环寿命长、能量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系统成本低等六大特点,单颗电池标称能量突破至1510.4Wh,较314Ah电池提升50%、能量密度达195Wh/kg,通过选配正极补锂及高温等效两大先进技术,循环寿命可延长至15000次,35℃高温环境下循环不打折,覆盖全球多种应用场景。

  更重要的是,楚能472Ah电池预计6月底即可全面量产交付,具备超过80GWh产能布局,成为最快可量产的高性价比大容量电池。

  此外,楚能新能源已与华创新材、瑞德丰、常州锂源三家上游供应商合计签署约230亿元的 供应合同,涵盖铜箔、结构件、正极材料等重要原材料,持续打造稳定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为产能的稳步扩张与有效释放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在此前举办的供应链大会上,楚能新能源透露,目标冲击行业TOP5。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