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网 > 新闻频道 > 企业动态 > 资讯详情

丹佛斯:脱碳是提升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时间:2025-01-03

来源:丹佛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导语:丹佛斯《影响力系列白皮书》第六册——《脱碳: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机遇之路》中文版今天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指出,能效、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可以助力工业企业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有效提升竞争力。

  丹佛斯《影响力系列白皮书》第六册——《脱碳:工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机遇之路》中文版今天正式发布。该白皮书指出,能效、电气化和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可以助力工业企业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有效提升竞争力。

  该报告列举了一系列现成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工业企业可以立即采用,以减少能源浪费,提升电气化水平,提高竞争力,尤其是在能源密集型产业。

丹佛斯

  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压缩机和传送带等许多重要工业设备中电动机能耗巨大,可占全部工业电力消耗的三分之二以上。以欧盟为例,如在该地区所有的电机系统上都加装变频器,每年便可节省95亿至107亿欧元的电费,减少1,250万到1,4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00万欧洲居民的一整年的排放总量。

  在中国,电动机的能耗约占全国总体能耗量的61%左右,在工业总能耗量中占比约为66%,节能潜力巨大。

  丹佛斯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行健说: “新一册白皮书为工业企业提出了明确的行动指南,以帮助企业立即采取行动,减少能源浪费,提高电气化率,并提升竞争力,特别是能源密集型产业。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产能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脱碳,脱碳对于增强工业企业的韧性和提高整个国家经济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白皮书深入分析指出,制造业企业若能采纳相关能效和脱碳措施,将有望显著降低能源成本,并同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方案不仅经济实惠,还能使企业在电气化进程中抢得先机,实现成本节约。由此释放的资金,将为企业在研发和创新入必要的投资提供可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能耗最为密集的环节往往与热能的生成紧密相关,而这些热能传统上主要源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推动工业热能的电气化转型,不仅能够显著削减工业领域对能源的总体需求,而且有助于降低企业碳排放,实现成本效益。

  工业热泵有望成为工业领域实现脱碳化的关键利器。若在欧盟范围内广泛应用热泵以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热能,预计可减少高达146百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数字大约占2021年德国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2%。

  在丹佛斯斯洛文尼亚工厂进行的一个试点项目显示,80%的机器在不使用时可以关停。这不仅不会影响生产,而且还可以实现30%的节能。

  “如果将这一举措推广到我们全球各地的工厂中,那么对于丹佛斯来说,这相当于每年节省300万到500万欧元的成本,我们可以将这些资金重新投入到研发等领域中。这一手段简单又行之有效,但着实需要我们改变态度和思维方式。工业企业都可以也应该寻求类似的脱碳解决方案,以提高竞争力,” 方行健说。

  工业企业脱碳快速指南

  节能

  · 提升电机效能每年便可为欧盟节省电费约95至107亿欧元

  · 将丹佛斯斯洛文尼亚工厂非生产状态下的机器关停,就可节能30%,如将这一举措推广到公司全球各地工厂中,每年可节省300万到500万欧元。

  · 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重新投入到研发或数字化项目中。

  电气化

  · 据估计,利用现有的技术,78%的工业用能可以实现电气化,考虑到正在开发中的技术,电气化的比例可能达到99%。

  · 热泵可以成为工业脱碳的关键工具。

  · 在欧盟使用热泵提供工业过程热能可以减少1.46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2021年德国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2%。

  行业耦合

  · 行业和生产流程需要进行更有效、更紧密地耦合,以充分利用日常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体量惊人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例如工业余热。

  · 到2030年,世界上高达53%的能源将以余热的形式被浪费掉,使其成为世界上存量最大的未开发能源形式。

  正文结束

  媒体联络:

  肖 强 丹佛斯中国区公关总监:139 1199 6037 xiaoqiang@danfoss.com

  丹佛斯简介:

  丹佛斯致力于开发创新性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升机械生产效率,减少排放,降低能耗,提升电气化水平。我们的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供热、功率转换、电机控制、船舶、汽车及商用车辆、工业及工程机械等领域。丹佛斯还为新能源行业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太阳能、风电,以及城市区域能源设施等。我们的创新工程始于1933年。丹佛斯是家族所有制企业,全球各地共有员工41,000多名,共有100家工厂,服务100多个国家的客户。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