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储能迈向服务化和智能化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注册储能相关公司40788家,平均日增224家。
其中,国内工商业储能企业数量已超过300家,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区域。随着专业化集成商的崛起,行业门槛正逐步提高,对企业品牌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标准的持续升级,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这也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和解决方案的竞争。面对分散的工商业用户和他们对储能潜在收益的不了解,厂家需要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以沟通和开发储能项目的收益空间。
传统的EMC模式正在向业主自投模式转变。这要求储能运营商不仅要关注设备本身,还要提供综合的能源管理服务。随着需量管理和电力现货交易的重视,工商业储能的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体现在软件和服务上。
此外,工商业储能的智能化和数智化运维成为必然趋势。智慧运维不仅能够优化储能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能与用户微电网系统紧密耦合,实现成本控制和收益最大化。
总体来看,工商业储能正迈向一个以服务为核心,以智能化为驱动的新时代。
欧洲市场需求将迎来井喷
事实上,除了中国之外,全球其他地区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2021年至2023年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69%。
尤其是欧洲市场,对工商业储能的需求激增。尽管目前欧洲市场存在将户储产品用于小型工商业场景的情况,但户储在工商业场景中并不具备成本优势。预计在未来两年内,以欧洲为代表的工商业储能市场将逐渐回归到真正的工商业储能产品,这些产品将更加专业和高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从用电情况来看,一方面,欧洲的电价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用电大户构建小微型电厂;通过采用光伏+储能自发自用的方式,企业能够显著降低电费支出。另一方面,欧洲时常出现的负电价现象,使得在风电或光伏发电高峰期,用电反而能获得收益,而往电网倒送电则可能面临罚款。
欧洲的电价结构主要由购入电价、网络费、能源税和增值税构成。新能源的使用可以带来一定比例的能源税减免,而光伏配储自发自用能够节省网络费。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储能系统在能量时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数欧洲国家,买入和卖出电价存在较大差异,这进一步凸显了储能系统在电力市场中的价值。
此外,欧洲等发达国家由于电气化发展较早,电网老化问题日益严重。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接入,电网规模小、设备老旧、连接不足等问题变得尤为突出。然而,电力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进度缓慢,变压器扩容排队时间长,这为工商业储能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工商业储能系统将成为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随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将更加多样化,以适应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企业。
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推断,欧洲工商业储能市场在短期内将迎来需求井喷期。
据比亚迪储能海外市场相关人士透露,2023年以来,欧洲各国的电池储能年装机容量呈现增长趋势。英国作为欧洲最大的市场,其辅助服务收入极具吸引力,推动了短时储能向长时储能的演进。德国尽管年增长率较低,但2030年的市场前景依然看好。
工商业储能亟需解决的难点
尽管工商业储能的市场前景宽广,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难点。
其中一个关键是,工商储机柜并未经过长时间运行验证。不同于大储和户储,当下在市场内流通的工商储机柜从出生至今,多数没有超过三年,没有经过大量装机和长时间的运行验证,其故障率仍是一个行业内避而不谈的未知数。
与安全相关的另一个关键要素是电芯,电芯的循环次数不等于系统的循环次数,暗中存在着巨大隐患。例如电芯厂家会说我们要求恒温运行25°,达不到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可现实情况很难做到始终保持恒温运行25°,运行平台能否做到把每一次的充放电都记录下来,能不能检测到每个电芯,都是对厂商的考验。
此外,工商业项目开发关键还在于渠道开发方,谁能统一协调好资源,谁就能快速落地项目。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导致资源开发变得复杂,优质项目稀缺且易转手,存在资源被挖走的风险。此外,一些资源提供方对电容量需求和用电曲线理解不足,从而导致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