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网 > 新闻频道 > 技术前沿 > 资讯详情

中国自主研发新一代激光陀螺仪专用芯片问世

时间:2024-02-23

来源:OFweek激光网

导语:近日,国内新一代激光陀螺驱动系列功能芯片问世,由湖南二零八先进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二零八公司”)技术团队研发。相比行业内普遍应用的上一代激光陀螺驱动控制电路,激光陀螺驱动专用芯片降低了电路设计难度,大幅减小体积重量,实现了我国激光陀螺仪电路的低成本国产化,迈出了激光陀螺仪产品高集成化、国产化的关键一步。

  以激光陀螺仪为核心部件的导航系统是一种惯性导航系统,相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GPS和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熟知惯性导航系统的人很少。实际上,惯性导航系统的出现要比卫星导航系统早半个多世纪,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与惯性系统的组合导航,进一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但却不能完全替代惯性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位置信息,还能解析载体姿态信息,实现卫星导航系统无法实现的功能。此外,惯性系统不需要任何外部信息源,可以在深海、深空等各种场景下随时作业,并且能够抵抗电子干扰,在GPS等卫星导航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仍可保持工作。因此,惯性导航系统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等领域的保底装备,激光陀螺仪等惯性器件更是无可替代的重要传感器,其技术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成功研制激光陀螺仪,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导航领域的革命。由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激光陀螺仪相关产品与技术一直被欧美国家实施技术封锁,我国直到1994年才在国防科技大学原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仪之父”高伯龙的带领下,研制出第一台激光陀螺仪,成为全球第四个可独立研制激光陀螺仪的国家。

  “激光陀螺仪主要由控制电路和传感器本体两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电路是激光陀螺仪的‘大脑’,是激光陀螺仪性能与可靠性最为复杂的一部分,也是降成本和提高易用性的主要突破点之一。”二零八公司创始人、首席专家卢广锋表示,“上一代激光陀螺驱动控制电路采用分立器件形式,不仅体积大,而且需要生产商购买上百类零件自行组装,造成统一标准缺失、集成度低、成本高等问题。”

  为弥补激光陀螺仪成本高昂的“致命”缺陷,推动国产化器件普及,二零八公司钻研多年,成功研制新一代激光陀螺驱动系列功能芯片。该系列芯片由5枚独立功能芯片组成,分别实现激光陀螺的高压启辉、高压维持、精密稳流、抖动驱动、稳频及锁区优化功能。相比上一代激光陀螺驱动控制电路,专用系列芯片大大降低了电路设计的难度,体积减小三分之一,成本降低一半,进一步推动了激光陀螺仪的低成本国产化,为进一步拓展应用打开了空间。此次专用芯片的研制成功,体现了二零八公司在这一领域领先的研发能力。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