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网 > 新闻频道 > 行业资讯 > 资讯详情

100亿!比亚迪钠电正式开工

时间:2024-01-09

来源:OFweek锂电网

导语:据新华日报报道,1月4日,徐州市举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启动会暨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开工奠基活动。

  比亚迪(徐州)钠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主要生产钠离子电池电芯以及PACK等相关配套产品,计划年产能30GWh。

  比亚迪高级副总裁、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表示,“比亚迪将加快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达产达效,努力把企业培育好、经营好,为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多方合力的大项目

  维科网锂电注意到,该钠电项目于一个月前的2023年11月18日签约。彼时,淮海控股集团与比亚迪核心子公司弗迪电池的“钠离子电池项目合资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钠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浙江钠创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签约仪式”同日举行。

  来自淮海控股集团的报道称,淮海控股集团与弗迪电池将“打造全球最大的微型车钠电系统配套商。”

  显然,淮海控股集团、弗迪电池、浙江钠创涵盖钠离子电池产业上中下游的“三强”聚首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钠离子电池强大的赋能作用推动徐州工程机械、微型车辆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发展,乃至为新能源革命性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资料显示,淮海控股集团是新能源微型车辆产业链链主企业,旗下拥有淮海、宗申两大行业领军品牌。淮海控股集团创立于1976年,是最早从事微型车辆生产的企业之一,被业界誉为“三轮车发祥地”。

  经过47年的创新发展,淮海控股集团已成为科工贸一体化,核心业务涵盖车辆产业、配件产业、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现代金融五大版块,全球布局徐州、重庆、宝鸡、天津、无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印度、智利、坦桑尼亚、委内瑞拉等基地,营销网络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集团公司,产销量和海外出口额连续18年行业第一,保持着世界小型车辆产销量吉尼斯世界记录。

  淮海控股集团曾在2021年10月和2022年10月曾先后参与过钠创新能源的两轮融资。

  钠创新能源则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致力于动力与储能电池系统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为一体科技型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铁基三元材料前驱体、铁酸钠基三元正极材料、钠电池用电解液、钠电池等。

  钠创新能源与弗迪电池关系匪浅。据官方信息,早在2007年,钠创新能源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教授曾受聘担任上海比亚迪顾问。

  比亚迪的钠电“野心”

  据了解,中国钠离子电池研发、应用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数据显示,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钠离子电池领域有效专利总计为9862项,其中5486项来自中国,占比高达56%。

  2023年以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钠离子电池在A00、A0级乘用车,中低速二两轮车和三轮车等行业装机速度明显提速。2023年也由此被誉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元年。

  作为全球电池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比亚迪在钠电领域早有布局:

  在2023年7月中旬举办的“第二届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尹小强表示,“目前比亚迪已具备150Ah刀片钠电芯的生产能力,20MWh钠电魔方储能已经在南宁青秀工业园自用。”

  尹小强认为,聚阴离子体系钠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适用于大型储能领域。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离子电池则具有能量密度较高、成本较低、快充、低温性能强等优势,适用于对续航里程要求较低的A00级或A0级乘用车、两轮车等领域。

  比亚迪计划至2025年,将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循环次数达到6000次;聚阴离子体系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50Wh/kg,循环次数达到10000次,做到与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指标持平。

  由此可见,比亚迪已在钠电聚阴离子体系及层状氧化物体系两大技术路线上取得显著成果。而由于比亚迪(徐州)钠电项目或将大规模应用于微型车,该项目或以层状氧化物体系技术路线为主。

  总结

  比亚迪与淮海控股集团和钠创新能源的战略合作,实现了比亚迪在钠离子电池供应链和产业链上进一步打开市场的目标,为比亚迪钠电的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仍然略高于磷酸铁锂电池,但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将是钠离子电池发展的转折点。“在产业链公司的推动下,到2024年,钠离子电池将会迎来一片光明,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将会比锂电更低。”

  现在已是2024伊始,比亚迪百亿钠电项目开工打头阵,或预示今年的钠电池市场,将会迎来比预期更快速度的发展!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