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网 > 新闻频道 > 行业资讯 > 资讯详情

我国首创用于无线远程录井的低功率无线传感器

时间:2014-01-09

来源:网络转载

导语:很多录井公司及录井仪器研制厂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钻井现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下一代数据采集模式将由有线布局向无线传感模式进发。

目前,在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录井(记录、录取钻井过程中的各种相关信息)的参数采集传输主要还是以有线为主,包括总线和分线参数采集传输。而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在录井数据采集系统中使用将是录井工程一个必然的发展和趋势。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录井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设计、应用和推广,对于录井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可以节约录井成本,而且能提高录井效率。

2013年年底,渤海钻探自主研发的BH-RML无线远程录井系统通过专家组鉴定,认为这项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低功耗无线传感器属国际首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截至目前,此系统已累计使用20余井次,预报异常40次。

这个系统将钻井现场所有采集参数传感器无线网络化,通过数字处理和远程传输技术,将自动采集到的各类钻井工程、地质、气测等参数传回基地,在基地中央监控室完成对现场录井的远程操控和分析,完成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高效快速的远程录井。技术人员又将云技术应用到系统中,实现了“云录井”功能,形成了录井大数据的自动管理,使系统稳定可靠、采集速率高、易操作、易维护。

钻井现场的数据采集技术正经历新的技术革新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钻井现场的数据采集技术经历了三代技术革新,已经发展到目前比较普遍的CAN总线模式。

第一代产品主要是电子仪表系统,由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直接驱动记录仪器,借以记录各种工程参数;

第二代产品并行多道多电缆传感布局,一般通过数据采集卡进行分时分路采集,每个传感器都有一路电缆联接,但布局繁琐;

第三代产品主要将各类型传感器通过一根总线(CANBUS),经接口箱和CAN卡引入计算机,即CAN总线模式,这种技术减少了现场布线繁琐等问题,但有时由于某个传感器的异常或节点抖动,也会影响到整个传感器系统。

而当下,很多录井公司及录井仪器研制厂家都在致力于开发钻井现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下一代数据采集模式将由有线布局向无线传感模式进发。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最新新闻
查看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