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目前只完成了“十二五”进度的32.7%。后3年将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十二五”规划中关于节能降耗指标的规定,让低碳环保装备制造业前景变得更为广阔起来。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装备制造业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面临着来自技术、经营层面的新挑战,要支撑节能减排的持续推进,同时也要实现经济持续的增长,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水平亟待提高。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而这也给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鉴于此,装备制造业实施低碳减排的措施可以通过结构减排、工艺减排、技术减排和市场减排等手段来实现,从而保证在后3年完成整个"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结构减排
严格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以及地方政府的部署,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战略,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设备,投资开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环保项目。
“十二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风机、泵、压缩机等财政补贴政策,力争推广高效电机(风机、泵、压缩机)3000万千瓦;建设2- 3个高效电机定转子冲片、绝缘材料等关键配套材料规模化生产示范工程,降低高效电机生产成本,提高高效电机的生产保障能力,推动企业转型生产高效电机产品。推动安全可靠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电力电子芯片及模块在电机节能领域的推广应用。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电、风电、核电等,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量,改变目前的能源使用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前身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10年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发展新能源的各项政策的号召,成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公司,大力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形成了传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两翼并重、双翼齐飞”的产业格局。截止2012年底,该公司已建成风电产业装机容量达1039.7MW,光伏发电产业装机容量达103.3MW,且对已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都进行了碳资产开发。截止2012年底,该公司已注册并签发减排量210余万吨,获得碳资产开发收益近1.8亿元人民币。
工艺减排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要推进装备制造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资源-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全周期清洁闭环的流动模式,构建绿色环保产业链。
目前国内钢铁设备制造业烧结、炼铁、炼钢等工序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有待完善,成熟的节能减排技术有待进一步系统优化;高炉、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普及率较低,烧结脱硫尚未普及,绿色低碳工艺技术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减排任务艰巨。
技术减排
加快低碳减排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建立低碳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先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装备制造业低碳减排产业化发展。
技术性减排是企业通过提高技术,发挥技术在低碳减排中的关键性作用,以实现低碳减排的目标。虽然企业实现低碳减排有多种途径,但技术减排才是真正的长效手段。
工程减排
实施余热回用(如余热回用发电)、余气回用(如高炉煤气回用发电)、建设生物质燃料锅炉或电厂、CO2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等项目。
技术转让
通过技术转让或技术移植的方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结合技术革新和改造,实现设备和工艺的更新换代。
科技攻关
通过低碳减排的技术攻关和合理化建议,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新设备和新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企业低碳减排的科技含量。
管理理念
在管理温室气体减排方面,企业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如合同能源管理、楼宇智能化管理、电力行业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节能自愿协议等。
电力和蒸汽能耗是设备制造业动力能耗的主要部分,降低动力能耗可以采用电动机变频调速技术。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是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合理地实现装置间的联合,对供热系统优化,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冷、热物流的优化匹配,促进实现能量利用的最优化。
市场减排
若采取以上减排措施后与企业设定的减排目标仍有差距,可以考虑通过购买减排额度的方式抵消排放的温室气体。利用市场交易的渠道,企业可以计算出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CO2量,并权衡自身减排和购买减排额度两种方式所需的经济成本,做出是否购买减排额度的决策。目前,许多全球领先的企业采用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方式来抵消排放的CO2。
装备制造业应将“碳中和计划”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和减少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排放;第二,通过购买“绿色电力”,减少使用电力的碳排放系数;第三,通过购买减排额度来抵消剩余的 CO2排放量,以达到碳中和。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日趋强烈。“十二五”期间已涌现出一大批低碳减排优秀企业和服务机构,节能减排产品、新技术得以广泛应用。装备制造业只有坚持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低碳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特别推荐
几家资深的节能减排服务机构: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