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

文:文/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陈树亮 西南林业大学 赵芳婷2025年第三期

导语:论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

  1 绪论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压电系统的安全性 问题逐渐成为车企与零部件厂商关注的焦点。其中,高压互 锁信号(HVIL, High Voltage Interlock Loop)的可靠检测 是保障整车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最早提出基于“心跳脉冲 式”检测方法的是Markus Demmerle和Harald Reuss,相 较于传统的纯开关式信号检测,该方法通过特定频率的脉冲 信号进行回路监测,能够更灵敏地识别由插拔不良、接触抖 动、机械撞击、老化等因素引起的阻抗变化,属于一种动态 监测策略。该策略提升了检测的实时性与灵敏度,但也更易 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因此对整车线路的屏蔽与电磁兼容设 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产业应用方面,国内的AVIC Optoelectronics作为汽 车高压连接器市场的领先供应商,已在多款产品中集成了具 备互锁检测功能的接口;而国际厂商如TE Connectivity则是 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制造商之一,同样提供集成高压互锁检测 能力的产品解决方案。此外,主机厂商的BMS(电池管理系 统)通常具备基础的HVIL检测能力,并通过模块化的检测组 件如Bourns HVIL传感器、Littelfuse高压互锁方案等,实现 高压安全的冗余与扩展。与汽车领域的高压安全检测类似, 在工业设备中,安全模块也广泛应用于设备的关键运动单元 中。例如,通过对主轴电机的状态进行静态监测,可判断其 是否处于安全停止状态,从而允许操作人员开启安全门等执 行后续操作。若安全模块的配置、设定不当,同样可能造成 误报警,导致设备频繁停机,甚至在非正常状态下操作门无 法打开,引发次生安全风险。因此,如何在复杂工业环境 中,兼顾动态与静态的监测策略,提高设备整体安全防护能 力,成为当前工业控制系统设计的重要课题。

0%[TIBRA(YU663GV$]VA1[6.png

图 1 HVIL 插接件

P[593@C9_8~0G{U@9(F7FT5.png

图 2 结构图解析

  2 电动汽车高压互锁插接件结构分析

  为确保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使用安全,业界普遍采用高 压互锁(HVIL)技术来实现对高压连接状态的监控。图1所 示为典型的 HVIL 插接件结构。该结构主要由母接插件与公 接插件组成,分别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和中间互锁端子。在结 构设计中,互锁信号线路通常通过独立的辅助触点与主电源 连接触点隔离。

  如图2所示: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通过主触点实现动力

  电的传输;同时,公母插头内部的中间互锁端子在插接完成 前不会形成闭合回路;只有当插接件完全插合后,互锁端子 才会导通,形成完整的互锁电路。该结构确保在插头未完全 连接或因故障松动时,互锁回路中断,从而触发整车控制器 断电或发出故障警报,实现高压系统的本质安全控制。

  3 PWM心跳信号检测机制

  传统互锁信号为简单的导通/断开闭环判断,但随着系 统复杂度提高,汽车制造商逐渐引入更智能化的PWM心跳信 号检测机制。如图3所示为PWM心跳信号通讯原理示意图, 其基本原理为:控制器在 HVIL 回路中注入一特定频率和占 空比的 PWM 信号,作为“心跳信号”;下游互锁模块对该信 号进行反馈并闭环返回;控制器持续检测信号是否存在及其 波形是否异常。若发现信号中断、幅值变化,频率变化或占 空比异常,系统将判断插接件接触不良、回路被剪断或插头 未完全插入,进而采取断电、熔断等安全措施。

  PWM信号的检测具有以下优势:更高的抗干扰性,相 比简单开关量回路,PWM 形式不易被误触发;故障诊断能 力增强,可通过信号波形分析故障类型(如短路、断路或信 号畸变);提升整车安全等级,为满足 ISO 26262 中 ASIL 级别要求提供支撑。

  插接件中的结构互锁与心跳信号机制相辅相成:结构层 面保障了基本的连接完整性与物理接触可靠性,信号层面则 提升了监控维度与检测智能化水平。在实际应用中,许多新 能源汽车厂商会将互锁信号与高压控制继电器、BMS(电池 管理系统)、VCU(整车控制器)联动,实现多重联锁保护。

  4 工业设备停机检测

  在工业设备的安全停机检测中,主要存在两种主流的 技术路径:以 SICK 为代表的电压监测型检测方式,以及以 Schmersal 和 PILZ为代表的频率监测型检测方式。这两类检测 机制在原理、应用场景和响应逻辑上各具优势,广泛应用于电 动机、变频器及高能耗设备的停机确认与安全联锁控制中。

  随着设备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 方式并进行精细化的安装与调试,已成为确保工业系统稳定 运行与人机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围绕上述两种 检测技术的结构原理与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与对比分析。

  图4展示的是 SICK 静止监控模块的检测工作流程及信号

F[S%O}$B6G75GHHUKM1$ZHH.png

图 3 PWM 心跳信号通讯原理示意图

C75Y2{MUQDBOFQYJL_UOPDO.png

图 4 SICK 常用安全模块停机检测原理

  变化情况。该模块通过直接检测三相电源端(L1、L2、L3) 的电压幅值来判断设备是否已经静止。其主要工作原理如 下:在输入端 L1、L2、L3 上检测电压,关键参数有:

  (1)Uan:用户设定的电压阈值;

  (2)ts:延迟时间,即确认静止状态所需持续时间。

  工作逻辑如下:

  ①当检测到电压低于阈值Uan,并持续超过设定的ts时 间后,判定为“静止”;

  ②安全继电器输出动作:13/14 触点闭合,41/42 打 开,允许联锁释放;

  ③若之后电压再次超过 Uan,立即退出“静止”状态, 继电器输出复位。

  两个不同状态下的转速变化曲线和触点动作时间线展示 了整个过程,在图4中:

  · 左图:设备正在制动,电压逐渐下降,3 秒后低于阈 值,输出触点闭合;

  · 右图:电压稳定在低值,保持静止,系统维持“联锁 允许”状态。

  在工业安全监控系统中,SCHMERSAL采用的是基于频 率监测的电机静止检测方案。其原理电路如图5所示,系统 以双通道频率传感器为核心,通过对传感器脉冲信号进行比 对,从而判断电机是否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该系统包含以下 关键功能模块与原理逻辑:

  · 频率信号采集与比较:系统的S12与S22输入端分别接 入两个传感器的输出脉冲信号,并与预设的截止频率(cut- off frequency)进行实时对比。如果两个传感器之间的频 率差异超过20%,则会被识别为系统故障,触发错误处理逻 辑,从而防止错误的安全判断;

  · 安全输出控制逻辑:当传感器信号低于设定的截止频 率时,系统判断电机已静止,随后可以通过输入端X3启用安 全输出。如果用户希望系统在达到静止状态后自动输出安全 信号,则应将X3端口直接接入+24VDC电源电压;

  · 用户交互与复位功能:系统提供多个用户交互接口, 如 S1(附加静止信号输入)、S2(复位按钮,用于清除报 警信息)及 S3(启动按钮)。用户可通过这些接口进行安全 控制逻辑的启停与错误信息清除操作,确保操作的灵活性与 安全性;

  · 输出与互锁控制:系统的安全输出(K1、K2)连接 至后端互锁装置,形成完整的联动控制逻辑;而信号输出端 (例如 Q1、Q2)则用于反馈设备当前安全状态,实现设备 状态的实时显示与信息交互。

  SCHMERSAL不仅实现了基于频率的电机静止状态精确

V9$JZB666(PV%WZILIGU92Y.png

  识别,同时具备双通道检测与输出控制功能,进一步提升了 系统的安全冗余性和响应可靠性。这种检测方式适用于各种 变频驱动设备的安全联锁控制,尤其在存在惰性运动残留的 应用场景中,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实时性。

  图6对应的是SCHMERSAL电机转动检测的结构要求,为 实现电机是否静止的准确判定,SCHMERSAL系统依赖于高 精度的机械转盘与双传感器检测机制。图6中所示为典型的 传感器与转盘结构,具体结构要求如下:

  ①转盘设计要求

  转盘通常与电机轴固定安装,在转盘周边按一定规则开 设多个缺口或凹槽,形成可识别的旋转标志区域。这些缺口 在转动过程中,会周期性地遮挡或释放传感器的检测视线, 从而生成对应的脉冲信号。在该设计中,每个缺口区域对应 60°,其中每个斜边区域为 30°,实现对转速的灵敏检测。

  ②双传感器结构配置

  如图6所示,两个传感器相互错开角度布置,分别监测不同的缺口区域。当转盘旋转时,两传感器将输出具有相 位差的脉冲信号,形成双通道冗余输入,提升检测的安全等 级。这种结构不仅增强了对转动方向的识别能力,同时允许 系统通过对两通道频率与相位差的监控,实现更精确的电机 状态识别。

  ③检测精度保障机制

  借助精密布置的传感器及规则刻槽的转盘设计, SCHMERSAL 系统能够实时采集转盘角速度信息,进而通过 频率比较判断电机是否已完全停转。当转动频率下降至低于 设定阈值,系统可判定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并根据逻辑输出 安全信号,确保人员与设备的操作安全。

  通过以上结构,SCHMERSAL 方案实现了无需电压感知即 可准确检测转动状态,特别适用于带有高惯性负载或伺服控制 系统的工业场景,为工业安全提供了可靠的静止判断依据。

  图7展示了 Schmersal 静止监控模块中基于频率阈值 判断设备是否停止运转的核心原理。该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 脉冲发生器信号(例如接近开关或编码器),并实时测量 信号的频率变化。当检测频率下降至设定的截止频率(Cut- off frequency)以下,系统开始判断电机是否已进入静止 状态。若设备在设定的600秒内未出现低于截止频率的信号 (图中①) , 则系统不认为其已静止。另一方面,在使用双 通道传感器进行检测时,系统允许两个传感器在静止判定上 的结果差异存在最多5秒的时间窗(图中②),超过该差值 则触发故障报警机制,切断安全继电器回路。此类频率判定 方法相比传统的“接点式信号检测”更具灵敏度,能更早识 别因碰撞、老化等因素导致的机械停滞;但缺点是易受电磁 干扰,因此需加强屏蔽设计,确保信号采样稳定可靠。

  表1为SICK安全停机检测与SCHMERSAL安全停机检测 对比。

  5 结论

  本文围绕工业设备与电动汽车领域中的安全检测技术进 行了系统探讨,重点分析了高压互锁结构、PWM心跳信号检 测机制以及工业设备停机检测的两种主流形式——电压检测 与频率检测。在电动汽车中,通过插接件的结构设计与中间 互锁端子的串联,实现了高压回路的安全闭合检测,并结合 PWM信号形成的“心跳”机制,提高了系统的响应实时性与 容错能力,确保了高压系统的操作安全。

P(OYDI$D[~[SN1S56)REAP4.png

  在工业设备安全停机检测方面,本文对比了以SICK为 代表的电压检测法和以SCHMERSAL、PILZ为代表的频率检 测法。电压检测方式结构简单,适用于传统电机回路;而频 率检测方式则借助双传感器与带缺口转盘结构,通过分析传 感器输出频率变化与相位关系,能够更精确地识别电机是否 静止,特别适合高惯性或变频驱动的复杂场景。综合分析表 明,在复杂工业系统或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全检测技术的精 度与实时性对系统整体运行稳定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未来 相关系统设计中,应根据实际工况合理选型,结合电压、频 率等多维度信号,实现多层级的冗余安全防护,进一步保障 设备与人员的操作安全。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二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