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变而生 释放价值 ——2023年直驱产业技术应用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文:文 / 编辑部2023年第五期
导语:9月8日,由美的高创传动总冠名、传动网及直驱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向变而生 释放价值”——2023年直驱产业技术应用发展 论坛于苏州圆满举行。此次活动汇集300多位国内直驱行业的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目前中国直驱技术市场的发展和解决之道,促进 行业交流与互动。
向变而生 智造升级
在上午主会场的活动伊始, 直驱产业 联盟理事长单位/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 群高创运动控制公司总经理孙军凯 在致辞 中表示,直驱行业的整体走势从去年的高 歌猛进到今年的微升,面临着应用市场及 技术的挑战,这是一个多变的时代,身处 于一个调整的阶段,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 时,整个产业都应当去思考,企业要采取 什么样的策略才能长久生存,这需要大家 去拥抱变化,所谓变局,究其本质而言, 其实就是企业要做好“内功”,实实在在 地落地生根,能够提供客户认可的价值, 即“释放价值”。
直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深圳市正隆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声亮
在发言中表示,比亚迪王传福不久前呼 吁:“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而对 于直驱行业来说则是:“在一起,才是 中国精密智能制造”。据调研统计, 目前国内直驱技术相关企业共计约有 4670家,注册成立15年以上的企业约 有1980家,直驱高精密测量大有可为, 0.005mm成为划分高端装备制造精度测 量领域性能与价格的分水岭。
哈尔滨工业大学寇宝泉教授介绍了 现代直线电机的最新发展趋势,每种旋 转电机都有对应的直线电机,由定子演 变而来的一侧称为初级;由转子演变而 来的一侧称为次级。直线电机一般按结构型式、功能用途、工作原理来分类。 目前,直线电机的应用主要涉及七个领 域,即工业领域、信息与自动化领域、 交通领域、物流输送领域、民用领域、 军事领域及其它领域,直线电机的新兴 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高创运动 控制公司竞争力中心部长张仕杰表示, 直驱技术的发展与特性主要由供给决定 需求,DDL和旋转直接驱动马达DDR在 高端行业的应用已经多年,生产工艺的 进步使得直驱电机进入通用领域,直驱 电机开始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并取代传 动机械传动结构,随着成本的进一步下 降,市场持续增大。针对高路径跟随准确度和低整定时间的应用中, 高创STX开发了一种自适应非线 性控制算法,名为HD Control (HDC)。
江苏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市场及战略中心总经理王安华分享了数字化工厂产线自动化设计的经验,他 表示, 现阶段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仍处于数字1.0状态,很多 企业经营者对于数字化建设的理解存在急功近利、 一蹴而就的 认知。大家都知道,数字化工厂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但 在现实中却变成“分布规划,分步试试“。科瑞恩认为精益管 理是数字化的基础,虚拟与现实的结合,IT基础设施是数字化 工厂的战略“能源”。
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微认为,随着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与下游需求的持续增加,国家产 业政策高度支持,全球半导体产业重心转移,应用市场快速升 级,这些使得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市场空间迅速扩大。但同时, 也要看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例如: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链 配套能力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等等。由于半导 体制造工艺的加工工序繁多,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 的半导体专业设备,这也为国内本土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 展机遇。
雅科贝思精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张宇重点介绍了直驱技术在机床领域的开发情况,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基于电主轴、直驱电机、反馈系统、数控系统、轴承等关键 功能部件及软件,目前出现了以下发展趋势:高速化、高精度 化、功能复合化、智能化。直驱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高精 度、高速度与高加速度、不受行程限制、少维护、精度寿命长 等优点,雅科贝思在机床领域的应用上实现了技术突破,持续 为客户应用创造价值。
汇川技术INOVANCE产品总监林鼎润表示,汇川技术采 用“外专内融,双轮驱动”的策略推动企业发展,在直驱技术 市场上,公司紧紧围绕高精、高速、高能效三大客户价值,在 新兴领域、精密领域及传统工业领域为客户带来创新的直驱产 品和解决方案。在传统工业领域,汇川技术开发的永磁直驱电 机取消了减速机和液力耦合器等中间传动环节,系统节电率显 著提升,助力客户实现“双碳”发展。
在此次活动中,直驱产业联盟华东分部正式成立,奥茵绅 智能装备(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耿新红与传动网董事长苏美萍 女士共同出席了华东分部揭牌仪式。
在今年的高峰对话环节,邀请到上海赢朔电子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总经理吕微、江苏科瑞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特助 王安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林鼎润、哈尔 滨工业大学寇宝泉教授、雅科贝思精密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全球直驱电机事业部总监印欣博士、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高创运动控制公司总经理孙军凯、上海果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 司董事长池峰等七位行业资深人士,针对目前直驱技术市场的 发展状况,以及如何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如何实施供应链协同 开发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奉献了一场用真知灼见带来的思 想盛宴。
精益创新 释放价值
在下午的技术与应用分会场中,首先由乐达博华自动化 (上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涛做主题演讲,乐达博华由博世全额投资成立,传承力士乐产品技术创新和卓越品质,产品线 包括运动控制与驱动解决方案、组装与线性传动系统、FTS磁 悬浮柔性输送系统等,传承德国技术基因,造就卓越品质与稳 定性,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创新产品,其中的FTS是一种基 于反置直线电机原理、利用磁力驱动的高速输送系统。
上海果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CTO周金明介绍到,工业 制造发展到工业4.0时代,柔性环形线的出现,是由于传统技 术解决不了客户对于高速、高精密、柔性化的应用要求;而磁 悬浮传输技术则具有效率高、灵活性高、无尘等级高、通用性 高、扩展性高、节省空间等特点,未来国内相关业者将同心协 力,各展所长,共同构建以“智能化、 数字化、柔性化”为特 征的IDF产业生态体系和技术平台,开创属于中国企业的智能 制造新时代。
奥茵绅智能装备(苏州)有限公司销售总监乐志勇指出,半 导体设备大致上可分为前道、中道、后道、测试设备等,其中 前道中的拉晶、倒角、研磨、抛光、外延是核心设备,目前还 是以国外设备为主,后道设备的国产化率逐年提高,也是竞争 最为激烈的市场。目前,国产前道设备中,除了等离子注入、 光刻机以外,其他设备的国产率也正在提升之中。封测设备市 场的规模稳中有升,但国产化率较低,国产设备在这一领域具 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苏州直为精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吉柱表示, 高精度定位平台影响精度的因素之一就是温度因素,即热误 差,产生原因分为内外部两大方面,内部原因有导轨副的摩擦 热和电机运转时铜耗及铁耗产生的热量,外部原因为空气对 流和光线辐射。在定位平台总误差中,热误差占总误差量的 40%~70%。同时定位平台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变化而 变化,使得定位平台的刚度不再是定值,这将影响平台振动规 律,对预测精度产生影响。通过SSA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验 证了SSA算法对于BP的热误差建模具有优化效果,并对其他定 点进行建模预测,验证了SSA-BP算法具有一定泛化能力。
上海繁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伺服产品经理吴勇德指出目前直驱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点,即标准化、定制 化、易用化,预计到2025年,中国直驱技术的市场规模将达到 90亿元以上。这为中国直驱企业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 也对直驱企业提出更好用、更高性能、更便宜等产品和技术的 要求。在直驱应用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下,标准化和更低成本 的直驱产品及方案成为了市场的主要诉求;同时,用户对于高 性能直驱产品和定制化的需求持续增加,对核心部件国产化的 要求也较为迫切。
希控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行业经理吴俊华介绍了磁性传感技术在直驱行业的应用,磁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传感器读取每个磁截矩时,产生模拟量信号,并根据不同细分能力进行等分这些信号。SIKO拥有强大自主研发的能力, 大部 分磁头可更换分辨率,SIKO定制化直线电机磁栅解决方案, 使用无磁栅尺解决方案,读取定子磁场给出位移反馈;紧凑型 解决方案,无需额外的安装传感器空间;绝对值产品定制化方 案,采用特殊开放式设计无需外壳,紧凑型设计方案,使用长 度可达10m。
大地熊(宁国)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宋杰介绍到,烧结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磁性 能最高,有 “磁王”之称,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工业电 机、风力发电、信息产业、家用电器等领域。大地熊烧结钕铁硼 稀土永磁体涵盖多种规格,七大系列80多个牌号,采用含Cw、 无重稀土、GBD等新工艺,最大磁能积高达54MGOe,内禀矫 顽力高达40kOe,可满足客户对不同性能和成本的需求。
活动尾声, 睿工业副总经理阎学会作《2023年中国智能 装备&工业自动化市场回顾与预测》的主题演讲,2023年自 动化市场规模同比有所下降,行业需求低迷。在过去的十多年 间,周期性较为明显,2023年或将到达本轮周期的低谷。下游 行业需求普遍萎缩,少数行业的增长很难对市场形成全面的支 撑。近几年,直驱产品整体增长率一直普遍高于其他自动化产 品。2023年,在宏观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工业制造业需求疲 软,整体直驱市场规模将有所下滑。MIR预测2024年直驱市场 规模将恢复正增长,未来增长率将高于自动化整体行业水平。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