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不停步
文:李方园2021年第二期
导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中和背景下的国产先进控制技术机遇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中国在去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在各种能源结构中,显然水电是实现碳中和的最佳电源之一。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水电装机总容量达3.7016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装机3.389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3119万千瓦。近年来在水电控制中,都相继采用了国产先进控制技术,比如国内首套自主可控的“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于2019年12月在华电洪家渡200MW机组水电站成功投运后;2020年11月,基于国产CPU和操作系统的新一代“华电睿信”水电智能监控系统,又成功在华电贵州构皮滩水电站600MW机组投运;和利时控制系统也在各地的水电装机中获得多次应用……这些都标志着我国水电控制系统在大型水电站上实现了自主可控的成熟应用,同时也为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提供了能源工控应用场景,有助于加快工控系统产业链国产化进程。
在可预计未来国内芯片自给率达到70%的宏伟目标下,借助“碳中和”的背景,国产高端芯片作为工业控制新型算力应用的基础环节,高性能、高安全、低功耗、高智能的国产先进控制技术必将划下浓重的一笔。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