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 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文: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机寰宇认证检验有限公司 魏哲2020年第三期

1 前言

汽车儿童座椅作为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其测试项目繁多。其中,翻转试验用于评价动态条件下的座椅整体对儿童乘员的约束能力,是重要的性能测试环节。作为儿童座椅翻转试验实现装置,儿童约束系统翻转试验台是一种专门用于检测汽车儿童座椅抗翻转性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

目前,业内实验室使用的儿童座椅翻转试验装置翻转动作实现方法、试验座椅换向方法、监测方法等存在一定差异。世界上有关儿童座椅的技术标准也不尽相同。国内多数翻转检测装置未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装置后期改造、调整或者升级较为困难,如对美国FMVSS213、欧盟ECER129等相关标准的适应性差。待检样品批量大时,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技术推广。因此,亟需一类精度较高、安全可靠、操作便捷、对人力依赖小的试验设备。有鉴于此,开发了一种自动换向型儿童座椅翻转试验设备,作为翻转试验方法的实现装置,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该设备可作为实验室在用的同类设备的替代产品,能够同时满足ECER44、ECER129和GB27887-2011的相关要求。

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只有ECER44涉及力值加载的要求,即在假人随试验座椅翻转至540°位置时,以4倍假人重量的力值施加于假人。专利设备引入织带张力传感器,用于加载力值判定;而在用设备采用安装有拉力传感器的加载机构进行加载力值的产生和判定。由于专利设备采用织带张力传感器进行力值判定,故力值加载机构的结构形式和实现方式可以非常灵活,例如采用砝码方式、拉力机配合导向环方式、手动加载方式等,可极大简化设备结构,使得设备更趋小型化。在用设备安装有专用的丝杠加载机构,导致设备整机占用更大空间,结构略显复杂,不易实验室内搬运、转移。

力传感器作为将力的量值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可检测张力、拉力、压力、重量、扭矩、内应力和应变等力学量。具体的器件有应变片、整体式传感器等,在各类非标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系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通过对拉力传感器和织带张力传感器的选用,可构筑性能良好的力值监测系统。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1.jpg

图1.在用设备实物图

2 试验要求

依据ECER44条款7.1.3和8.1.2“翻转”的要求规定:将约束有儿童假人的儿童座椅安装在试验座椅上,整个座椅绕着座椅纵向中心平面内的水平轴线,以2°/秒~5°/秒的速度旋转540°±5°,在假人身上向下施加4倍假人重量的力值并保持30秒后测量假人下降的位移量。复原至初始位置后,反方向重复该试验(如有必要,假人仍处于初始位置)。绕着位于水平面内的且与上两个试验中旋转轴垂直的轴旋转,再重复进行两个方向的翻转试验。以上试验均使用试验样品所属组别中的最小和最大的两个儿童假人。要求试验过程中儿童假人不从儿童座椅样品中掉出来,且当试验座椅处于翻转的位置时,沿着垂直于座椅的方向,假人的头部从它的原始位置产生的位移应不超过300mm。

另外,在GB27887-2011、ECER129等其他技术标准中,只有翻转的相关要求,未要求施加载荷。设备如能实现ECER44的翻转试验方法,则必然具备对应的其他技术标准的相关试验能力。

CNAL-CL01:2018(ISO-IEC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规定,实验室应获得正确开展实验室活动所需的并影响结果的设备。用于测量的设备应能达到要求的准确度和(或)测量不确定度,以提供有效结果。专利方案中儿童座椅翻转试验设备采用伺服电机匹配高精度编码器,可实现翻转动作的精确控制;电磁铁、磁力表座、电磁铁吸合板、磁力表座吸合板与各自的安装部件均设置成可增加垫片调整空间位置的模式,同时辅以机械结构定位加以约束,可实现试验座椅换向90°的准确度。优化方案及在用设备的力值测试采用织带张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均为成熟的传感器产品,应用工况适宜。

3 现有方案分析

在用设备实物图如图1所示,翻转动作依靠三相异步电机的动力输出,力值加载通过升降丝杠实现。约束于儿童假人上的约束装置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升时,约束装置被加载,达到规定值时,拉力传感器可识别,并反馈信号至上位机,上位机发出指令使升降机构停止动作。在设备底部安装有作为升降动力的电机。因设备整机重量很大,一旦升降机构出现问题,很难从设备底部进行维护或维修。因此,专利设备的方案不采用升降机构作为力值加载的方式,可以极大简化并结合实验室条件灵活采用加载方式。拉力传感器实物见图2。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2.jpg

图2.拉力传感器实物图

如图3、4所示,分别是儿童假人处于横轴初始位置、绕横轴翻转540°位置以及纵轴初始位置、绕纵轴翻转540°位置。由横轴切换至纵轴时,需要停机换向,如传动间隙过大,则需手动安装固定块对试验座椅加以定位。而优化后的90°自动旋转方案以设备机械结构保证定位,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均高于原方案。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3.jpg

图3.儿童假人处于横轴初始位置及绕横轴翻转540°位置实物图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4.jpg

图4.儿童假人处于纵轴初始位置及绕纵轴翻转540°位置实物图

4 优化方案构建

4.1设备方案

汽车儿童座椅的翻转试验,涉及儿童座椅的安装、儿童假人的约束、试验座椅翻转动作实现、试验座椅90°换向、儿童假人头部位移测量等环节。不同的过程均对应不同的子系统或监测仪器,并由其实现。作为技术方案中儿童座椅翻转试验台的两大核心子系统,翻转执行机构用于实现翻转动作的实施和精确调节,实现了闭环控制;试验座椅自动换向机构用于实现翻转过程中无人力介入的情况下,安全、便捷、自动地实现试验座椅的90°转向。其他子系统和辅件定:将约束有儿童假人的儿童座椅安装在试验座椅上,整个等,作为设备整机不可或缺的部分,也视实际需要进行了相应设计。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5.jpg

图5.优化方案中设备机械部分三维图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6.jpg

1-试验座椅靠背2-试验座椅坐垫3-座椅架4-转接架5-小联轴器6-编码器7-设备基座8-动力基座9-光源10-光敏开关和继电器模组11-电磁铁12-弹簧13-电磁铁吸合板14-磁力表座吸合板15-磁力表座16-24VDC可充电电源17-承载座18-动力基座19-伺服电机20-减速机21-大联轴器22-轴承座23-旋转轴24-转动臂

图6.优化方案中设备机械部分二维主视图

设备机械部分三维图及其二维主视图分别如图5、图6所示。

方案中的儿童座椅自动换向翻转试验设备,包括试验座椅、转接架、设备基座、动力基座、翻转执行机构、试验座椅自动转向机构、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等部分。翻转执行机构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联轴器、轴承座、旋转轴、转动臂、编码器及其安装座,其中伺服电机直接和减速机连接匹配,减速机安装于动力基座上,并通过联轴器和旋转轴连接,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的转动传输至转动臂,并由转动臂带动承载座实现翻转动作,编码器通过联轴器和一侧旋转轴连接,主要采集转动的速度信息,并将速度信息反馈至PLC。设备控制系统和人机界面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伺服驱动器、光电开关、各类按钮、导线、触摸屏以及其他电气元件。除触摸屏和按钮安装于控制柜上面板外,其余元器件均安装于控制柜内部。加载力值的测量装置为织带张力传感器,不单独安装于设备,只在试验时安装于假人约束装置上的织带上,所测织带张力即加载力值。试验座椅自动转向机构控制电路如图7所示。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7.jpg

图7.试验座椅90°自动转向控制电路图

4.2 试验方案

设备开机前,试验座椅、假人等均确保处于初始状态。用于翻转动作的220VAC动力电断开,接通图7所示控制电路所有开关。光敏开关模组在光线未照射前处于通路状态,主回路接通,继电器得电,副回路接通,电磁铁得电。首先将磁力表座旋钮旋至磁力阻断位置,再逆时针扳转试验座椅至电磁铁吸合板与电磁铁吸合。因动力电仍处于断开状态,故操作人员处于安全状态。且由于试验座椅的结构特征,扳转的力臂较大,故所需的扳转力不大,对于操作者而言十分省力。扳转完成后,磁力表座旋钮旋至磁力未阻断位置。然后接通用于翻转动作的220VAC动力电,设备开机,按照PLC程序设定,翻转执行机构开始执行既定翻转动作,此时光源处于熄灭状态。试验座椅换向前的翻转动作及加载过程完成后,试验座椅回到动力电接通而未开始翻转的状态,按照程序设定,自动保持2~5秒(时间任意可设,但应大于光敏电阻的响应时间)。

与此同时,按照PLC的程序设定,光源点亮,并照射到光敏开关模组,光敏开关模组失电断开控制电路的主回路,继而继电器作用,使得副回路断电,电磁铁失电而失去磁力。在弹簧拉力产生的扭矩作用下,试验座椅顺时针旋转90°至磁力表座吸合板与磁力表座吸合,完成90°换向动作。按照PLC程序设定,翻转执行机构继续执行翻转动作直至试验完成。

4.3 加载力值测试方案

织带张力传感器实物如图8所示,设备所用该型传感器线缆定义如图9所示。传感器信号线可以直接接数据采集卡或者PLC的模拟量端口,以获取织带张力信号。实测过程中,织带张力传感器的夹持棒中穿过织带,织带张力的变化对夹持棒造成不同程度的弹性形变,该形变引起的电信号变化量经过标定等处理后即可得到张力实测值。织带张力传感器实测过程如图10所示。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8.jpg

图8.织带张力传感器实物图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9.jpg

图9.织带张力传感器线缆定义

力传感器在汽车儿童座椅翻转试验中的应用研究10.jpg

图10.织带张力传感器实测过程安装图

5 结论

儿童座椅翻转试验是对实车倾翻状态下儿童伤害值的模拟,在各国的儿童座椅技术标准中均有规定。ECER44中另外规定了加载要求,对设备的方案设计要求更高。文中在用方案和优化方案均可有效满足该标准的技术要求。

通过设计试验座椅90°自动换向装置,优化方案具有定位更精准等特点,且旋转过程为自动实现,该装置进行了模块化配置,各零部件均易于替换。同时,如该装置出现故障,修复前可采用手动换向的方式,能够避免极端情况下对检验工作的影响。

通过引入织带张力传感器,优化方案拓展了载荷加载方式,规避了专用加载机构的设计,对于设备小型化、设备转场、使用维护、不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等更为有利。尽管织带张力传感器比拉力传感器价格昂贵,但是使用该型传感器的上述优势足以弥补其成本上的略微不足。

力传感器作为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被认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产业。但国内、外技术差距仍然存在。国内产业基础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产品技术水平偏低、产品种类欠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弱。很多精密测量设备配置的传感器依赖进口。因此,我国企业的创新机制有待改进,行业上下游宜形成更有效的联动机制。

此外,儿童座椅技术标准的更新较快,各国标准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建议加强对国外相关技术标准发展趋势的跟踪,结合产品研发动态,在标准的制/修订上与业界加强沟通,实现各国技术标准的互联互通,践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基于各类传感器的模块化检测体系,助力我国儿童座椅产品及检测技术“走出去”。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3年第二期

    2023年第二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3年第二期

  • 2023年第一期

    2023年第一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3年第一期

  • 2022年第六期

    2022年第六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2年第六期

  •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五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2年第五期

  •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四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2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