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升阳电源辉煌十五载 感恩大巡讲深圳站完美起航

文:刘满柏2013年4月

导语:为感恩合作伙伴以及各界朋友这十五年来的信赖与支持,金升阳在本次研讨会展现更多的是行业技术交流分享。其中包括电源领域几个关键技术的探讨与经验分享。一同成长,为用户为行业提供更有价值产品与解决方案。

金升阳电源辉煌十五载 感恩大巡讲深圳站完美起航

    当我们对以往企业活动报道进行总结时,发现读者更想了解具体内容,而非活动框架。3月
19日,金升阳在深圳举行的十五周年纪念活动暨2013金升阳全国电源技术研讨会给予了我们这样一次向读者展现具体内容的机会。
    作为全球极具领导地位的电源公司,1998年成立的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
过程中,已成为全球用户值得信赖的超级品牌。截止2013年,金升阳拥有员工1000人,荣获专利达208项,年产电源产品超过1200万只,销售范围达到全球。在这样良好发展态势下,2013年,金升阳也正迎来其发展的十五周年。
为感恩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各界朋友这十五年来的信赖与支持,金升阳在本次研
    讨会展现更多的是行业技术交流与分享。其中包括电源领域几个关键技术的探讨与经验分享。我想,对现场内容进行尝试性概括还原,或许更接近本次金升阳活动的宗旨:分享行业技术经验,一同成长,为用户为行业提供更有价值产品与解决方案。
    同时,想进一步了解金升阳技术研讨会内容的朋友,可以密切留意其近期将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绵阳、天津、济南、苏州、宁波、常州、郑州、株洲等地举行的其他场次的金升阳全国电源技术研讨会。以下为深圳站技术研讨会详细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金升阳电源辉煌十年感恩大巡讲深圳站
 
金英姬(金升阳研发中心高级经理)
通过系统提高电源产品可靠性
    “做电源难在哪里?当我们回过头去审视,发现在效率、成本这些难点之外,可靠性占据绝对位置。这不仅因为可靠性关系到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安全,更因为其牵涉到所应用系统的使用安全与寿命。而如何提高可靠性呢?传统方法有ISO9001&TS16949质量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SOP标准作业程序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管理等,我们发现这些方法有其价值点,但具体到电源行业却缺乏针对点与系统性。
    经过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可靠性保证系统。该系统从电源产品生产各环节入手,具体包括可靠性设计、物料管理、组装可靠性、ESD/MSD管理、失效分析、PDM系统六部分。配合这六部分,金升阳开发出相应技术平台。其中可靠性设计平台部分,金升阳启动公共构建模块,对项目进行“积木化开发”。以某项目为例,金升阳从概念阶段到最终试产、项目关闭阶段,金升阳都有严格的评审与报告模板,以及相应的3D仿真供应设计评审。
    在物料管理平台,金升阳建立了相应的物料选型、认证流程,物料存储处理流程以及物料问题反馈处理流程等。对于元器件供应商,金升阳从供应商发展前景、公司成长性、供应商增殖性信息、公司产品线、第三方保证等方面考量。
    在组装可靠性平台,金升阳建立了PCB检验规范、PCBA检验规范、PCB可生产性设计规范、标准焊盘库、元器件工艺要求稳健、手工焊接规范等。
    在ESD项目中,金升阳设立了一系列的ESD控制技术规范。包括EPA区域操作规范、EPA区域温、湿度控制规范,防静电工衣工帽工鞋的穿戴规范、ESD防护奖惩制度、产品设计ESD控制技术规范、防电材料检验规范等。
    在MSD项目中,金升阳设立了MSD控制技术规范、潮敏元件相关作业指导书等。
    在失效分析平台,金升阳从失效分析流程与失效分析设备两方面形成对策,落实跟进。
    在PDM系统中,金升阳从文档、物料管理以及项目建立管理着手,建立了金升阳专门用来管理其产品以及相关信息的技术系统。
    在这些体系中,好产品,功到自然成。”
                                                                金英姬 马海军 奉启珠
 
马海军(金升阳EMC高级工程师)
电源与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及应用技术
    “从这几年的相关案例来看,无论是电力、军工还是民航、轨道交通,开展EMC工作都显得非常重要。金升阳将EMC设立了相应的基础架构以及测试项目。
    在EMC架构中,EMC分为EMI与EMS两部分。关注内容包括传导、辐射、静电等。同时金升阳建立了自己的标准类别,包括基础标准IEC61000-3,IEC61000-4,CISPR16等;通用标准IEC61000-6,产品类标准CISPR11、CISPR22、IEC61326等。并对每项标准进行详细说明。
    在EMC测试波形分析及设计中,对于EMS-静电放电,试验机理为:模拟电气或电子设备遭受来自操作者或邻近物体的静电放带你抗扰度。模型为IEC,依据标准为TEC/EN 61000-4-2;对于EMS-传导/辐射抗扰度,试验机理为:模拟产品在承受来自手持式无线电发射机、广播和电视发射机、车载无线发射机和各种工业电磁源产生的电磁波中的抗扰度。模拟产品在承受非恒定包络调制技术中的抗扰度。参考标准为IEC/EN61000-4-3/6,试验频率范围为0.15Mhz以上;对于EMS-脉冲群,试验机理为模拟设备电源和信号端口对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引起的瞬态脉冲的抗扰度。标准为IEC/EN61000-4-4。
    同时,在EMC测试波形分析及设计过程中,金升阳掌握了相关屏蔽技术、接地技术、PCB设计技术等。
    在电源与系统EMC设计中也会有常见误区,包括产品选型EMC指定定位误区,系统EMC性能由电源EMC性能决定误区,隔离电源的非隔离应用误区,EMC材料应用认知误区,系统可靠性项目设计顺序误区等。”
 
奉启珠(金升阳FAE高级工程师):
金升阳产品应用
    “金升阳向用户提供一般改用方案包括电源模块解决方案与信号隔离变送解决方案。
    在电源模块解决方案中,电源系统至关重要,我们如果拿CPU比喻为电子系统的大脑,那么电源就相当于电子系统的心脏。电源设计不仅需要为器件提供各种高性能的功率输出,还包括选择合适的旁路、去耦电容、合理布板,以滤除各种干扰信号,使用中也需要注意适当的降额等以保证系统稳定工作。在应用过程中,电源还具有保护、隔离、降噪、稳压、电压变换等作用。
    明确电源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下一步则需要在系统中选择最优的电源方案,这部分包括选择合适的电源供电方式、选择一个好的模块电源以及从系统层面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等。
    金升阳提供的电源方案涵盖变频器、电动汽车、气体监测仪、光伏回流箱监控系统等。在其中用到的R2系列产品具有可持续短路保护、效率的明显提升、满足4级的浪涌保护、支持负输出等优势。
    常见问题包括电源的串并联应用,容性负载和感谢负载、多路负载不平衡问题。
    在选择电源时常会出现失效现象,金升阳建议多个模块并联时靠近模块输入端加滤波电容,模块串联升压需要在模块输出端并联反接一个肖特基二极管防治启动时序问题。另外,还需注意选择合理的滤波方案、以及外围电路的设计、以及EMC设计等。
    在信号隔离变送方面,由于隔离变送在远距离传输、信号接口匹配、负载能力不足、隔离信号分配、区域隔离以及“地”电位差上的因素影响,隔离变送需要达到隔离干扰与精准变送的要求。金升阳提供的隔离变送解决方案采用电磁隔离方案制造,具有创新模块化设计,高精度&线性度,高可靠性,低温漂&温升,优良的EMC设计等特点帮助客户隔离信号,精准变送信号。隔离变送器模块产品包括无源型(两隔离)、有源型(四隔离)、有源型(两隔离)、总线隔离收发器等。这些产品在DCS系统AI板卡、DCS AI口、交流信号隔离、DCS系统A0板卡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目前金升阳提供的总线隔离收发器解决方案具有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功耗,更可靠的长期稳定性设计,更高的端口静电防护能力、完整的可靠性测试验证、完美的EMC防护电路推荐等优势。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伺服与运动控制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直驱与传动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中国传动网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热搜词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
回顶部
点赞 0
取消 0
往期杂志
  • 2025年第三期

    2025年第三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三期

  • 2025年第二期

    2025年第二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二期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与运动控制

    2024年第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