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 环保砥砺前行
文:上海碳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周霞2014年1月
岁末年初,盘点2013年度具有广泛影响的节能环保事件,涉及碳交易、雾霾、气候大会、能源发展、能效提升等等年度热词。一年以来,无论是政策的大力支持,还是行业的不断推进,都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就,亦存在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一项项节能环保突围战役频频打响,美丽中国将砥砺前行。
碳交易试点全面启动
2013年,无疑是中国碳市场启动之年。继6月深圳率先启动碳交易市场,11月26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鸣锣开市。28日,北京也紧随其后宣布开市。首批试点七省市中,天津、广东也在12月陆续启动。截至12月31日,五个碳交易试点的二级市场共成交44.55万吨,总成交额2491万元。至此,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主力军试点均已开启。
点评:2013年是蛇年,碳市场恰如蛇形一样在过去的12月里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和转变。对于碳市场的拥护者们,从今年碳交易鼻祖EUETS价格持续下跌开始就惹来不少麻烦。中国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CDM项目在国内自愿减排市场上重新注册签发,此举可能会带动内地碳交易市场更高的价格。年底中国市场的兴起给碳交易市场注入了正能量,激发更多的自愿买家注资减排项目,预计2013年之后都会持续下去。但碳交易在中国还是新生事物,如何由目前的“区域试点市场”发展到“全国统一市场”、怎样由当前的“一级现货市场”迈向“二级金融市场”,我们还有许多路要走。
“全国一盘棋”治霾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创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针对全国雾霾严重现象,环保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治理大气。环保部长周生贤强调,以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力以赴推进年初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即以细颗粒物(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强化重点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以土壤治理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点评:治理好大气污染任务重、难度大,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带动了空气污染的治理——不仅仅局限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重点地区”,在各地,空气污染治理都在成为当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其实,治理大气污染,一方面要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还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培育低能耗战略新兴产业。而且后者可能更为关键。也许治理效果在2013年还不是特别的明显,但日积月累,连续攻坚,一定会有成效。
华沙大会 结果“不满意但能接受”
2013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华沙举行。本次气候大会主要有三个成果:一是德班增强行动平台基本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二是发达国家再次承认应出资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就损失损害补偿机制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同意开启有关谈判。
点评:以上三个议题的实质性争议并未解决,华沙会议减排有声音,埋单无下文。发展中国家对华沙大会的一个主要诉求就是落实资金,它们在本次大会上提议,发达国家2014年为绿色气候基金出资200亿美元,2016年达到700亿美元,然后逐渐增加到2020年的1000亿美元。但是发达国家并未答应这个要求,大会最终决议里也没有资金落实的内容。发达国家只是答应要出资,但是什么时候出、出多少都没有明确。事实上它们这次只是又“画了一个饼”,发展中国家对此很失望,结果虽不满意但能接受。
能源发展 中国核电“走出去”提速
2013年10月17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公司就合作投资建设英国核电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后的11月25日,中广核又与罗马尼亚国家核电公司签署建设罗马尼亚切尔纳沃德核电站3、4号机组合作意向书。国家能源局在10月31日印发的《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方案》中,首次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
点评:中广核走进欧洲市场的消息,成为2013年中国能源行业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件。核电曾是西方发达国家垄断的能源技术,中国多年来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和持续自主创新的核电发展理念,目前已实现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中广核走进欧洲,特别是国家能源局《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已将推动核电产业“走出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电机能效提升计划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和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推动高效电机开发和推广应用,促进电机产业升级,全面提高电机能效水平,工信部和质检总局发布了《全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 2015)》。根据计划提出的目标,通过电机产品升级换代,预计2015年当年实现节电800亿千瓦时,相当于新建一个长江三峡工程。
点评:能耗巨大的电机系统是国家节能政策的重点领域,也是“十二五”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之一。电机市场应用广、节能潜力大、需求拉动效应明显。据统计,在碳排放中,工业排放占72%,电机又是工业节能中的末端产品,因此电机能效提升是工业节能的重点工作。根据计划,未来3年内要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以及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据此估算,高效电机及相关设备需求接近千亿元。随着能效提升计划的推进,高效电机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逐年递增,预计将带动近千亿元的高效电机及相关设备需求。
2013年度节能环保大事记

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如需转载请与0755-8294906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中国传动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
- 运动控制
- 伺服系统
- 机器视觉
- 机械传动
- 编码器
- 直驱系统
- 工业电源
- 电力电子
- 工业互联
- 高压变频器
- 中低压变频器
- 传感器
- 人机界面
- PLC
- 电气联接
- 工业机器人
- 低压电器
- 机柜